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关怀,是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韧性治理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重价值,结合韧性治理理论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理念韧性”“结构韧性”“技术韧性”“机制韧性”等四个维度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结构的“失衡化”;治理技术的“趋弱化”;治理机制的“约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理念韧性,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注重结构韧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构有序转型;强化技术韧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字化与精准化;完善机制韧性,共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的策略安排,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一号文件和政府报告提到了“农村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于环境问题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环境问题,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对农村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基于公共物品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农村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从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及外部性两方面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最后,笔者提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责任主体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中心观点,给出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并详细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应具有的“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依托政府兜底式的封闭式环境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日益复杂的环境治理需求。消解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核心在于,一方面通过协商沟通、塑造共识、内外激励,构建主体信任、合作认同与集体行动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政社环境合作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党组织、制度、资源要素嵌入农村环境治理场域,为农村环境治理参与主体提供行动基础、行动规范与行动条件。本文运用“政社合作—结构嵌入”的分析框架,基于D县H镇的环境治理案例考察认为,农村环境善治需构建政府有限引导、社会良性参与的环境合作治理格局,重构农村环境治理的嵌入结构,建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本该就是人与环境最和谐的地方。然而,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薄弱,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农村生态退化尚未有效遏制。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委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农业部从2005年就开始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环保部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以奖促治”方案,住建部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赵奇 《绿色财会》2021,(3):14-20
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其治理活动往往由政府主导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环境治理方法、治理范围以及治理理念方面寻求突破.研究不同区域间的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综合环境状况的改善.本文选择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6.
将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中仍存在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力、诉讼救济难、法治意识淡薄等障碍,需要从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司法体制、培育环境法治观念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网络,根据人居环境系统模型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网络,建立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仍然存在国家宏观政策适应性和调控效果不足、基础政府政策执行有偏差、专业人才匮乏、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顶层设计、优化治理资源配置,完善治理法律体系、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规划建设布局、提高农村景观“颜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静 《农业经济》2023,(9):72-7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阻滞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从“内发性治理”理念出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探索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治理路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统一”,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刘炯  王芳 《农村经济》2005,(1):12-14
现阶段,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多中心体制(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虽心的资金安排等)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并逐渐被应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以及引入PPP模式的治理优势,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6个案例从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有效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应对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现实检验也表明,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缺钱、缺技术和缺人员问题,有利于区域间环境公平状况的改善。但是,PPP模式极为复杂且在实践应用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不充分、项目合作企业过度强调利润导向而忽视社会责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农民和村集体被边缘化等。进而言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相匹配的治理能力、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等),PPP才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因此,需客观且辩证看待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其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和审慎推进。  相似文献   

11.
沈琴 《农村经济》2023,(3):87-97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事关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倡导由政府、市场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合作治理。但在实践中,由于政府和市场治理的越位和错位,导致农民治理的缺位,阻碍了各主体合作态势的形成。为此,“三治融合”环境治理模式利用民主力量、强制力量和柔性力量形成合力,以农民自治为基础,以法治和德治为保障,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困境提供化解路径,也为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摸式提供了新视角。构建“三治融合”环境治理模式,需以农民参与夯实“三治融合”的自治基础;以法治建设完善“三治融合”的制度保障;以道德教化健全“三治融合”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支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一般均衡过程、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公共产品消费的“林达尔价格”决定、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存在帕累托最优的质疑、国内有关农村公共产品支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农村公共支出理论进行了梳理。本文根据布朗一杰克逊估计方法,从农村公共支出影响因素及公共支出对私人消费影响的视角,运用1994年和2003年的截面数据及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支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合理事权划分、改进财政分权体制、提高农村公共支出效率等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余超文 《南方农村》2020,36(1):37-43
农村公共权力日渐呈现异化的趋势。通过长期实际的考察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不顺、乡村社会的无主体性以及诸多历史与现实的因素等是导致农村公共权力异化的主要原因。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四个民主”、改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构建“乡政村治”新格局、强化村民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以及深化集体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等,以此实现农村公共权力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漯河市老窝镇三种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为例,研究当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阐述了当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从传统的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治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呈现出政府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角色、责任转变的必要性以及社会中其他组织在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作用,继而有力的说明农村建立多元治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乡村卫生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治理不能让农民靠边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应该是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核心主体,这也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逻辑基础和合理性根源所在。然而,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却选择了"政府主导",使农民处于边缘化,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抗者。显然,这种治理模式与农村环境问题不相匹配,不但增加了农村环境治理和监督成本,同时"一刀切"、"短平快"、强硬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农村个体及组织缺乏主动开展环境治理的内在动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生态优先的理念,生态环境治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造成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本文基于此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在徐州市先行先试,于2019年起在江苏全省陆续推行。实施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有助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生态宜居环境,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江苏省邳州市为典型案例,在对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本质诠释的基础上,基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制度设计原则”,从自主治理角度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五大关键因素;采用“米切尔评分法”,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村组织、村民三方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中的利益诉求及角色定位;在对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江苏实践给予系统解释的基础上,揭示其制度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浙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谋划并持久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本文梳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变迁阶段,基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分析框架,厘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嬗变规律,形成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历了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农户主动参与三个阶段。第二,社会共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社会基础,且通过影响环境整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政府与农户的效用水平,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迁参与主体的内在驱动力。第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持续深化,逐步从外在的环境治理,升级到内在的乡村经营,形成了迈向“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长效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姚昊彤  张晔  孙萌萌 《山西农经》2022,(11):138-140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人居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昌吉市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精神,聚焦总目标,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前,昌吉市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治理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巩固,乡村环境的改善呈现不可持续性,环境治理无法得到真正改善。文章根据昌吉市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情况及治理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