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马龙效应"与适度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若期待别人对自己有好印象,就会认真地表现良好行为;若期待别人讨厌自已,就会随便表现。这种现象称之为“比马龙效应。”现代管理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能面临挑战,甚至无事可干,那他必然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的挫折感,极有可能失去原有的抱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进而离开他最初的组织。因此,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给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以必要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松下公司的“中级人才观”以及“让B级人做A级事”等都是高期望式激励,这些无一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比马龙效应”的具体实践。一些企业甚至认为“担子压出一流人才”,其实,在应用“比马龙效应”时,必须配置一整套适度激励机制,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可人生中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他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是说人应脚踏实地做事,心平气和地与人和睦相处。如此,既利于别人,亦利于自己。“争”则以压倒别人为能事,损人而不利已,心胸狭窄而嫉妒,即使有成,亦必有限。好竞争的人往往会忘记“为”。  相似文献   

3.
第一不能怕谈判很多人碰到冲突就紧张,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怕拒绝别人后,人家会对自己印象不好。其实这些都是不对、或没有必要的忧虑。谈判只是一个“共同的决策过程”,目的在解决问题,如此而已。一次谈不成,甚至翻了脸回家,下次再谈就好了。拒绝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对,在谈判场上,人家从来也不会期待我们什么都答应。还有人的心理障碍是怕杀价。这也可以“分段”联系来克服。有一个台商告诉我,他对新到大陆的同事说,有些地方开价100元,你杀到30元他都有赚。担心同事常常心软,老想杀这么多价怎么好意思?于是这个台商就教他,一开始先从100…  相似文献   

4.
片面地强调多人多组织的合作而忽视个体素质的培养,就会遇到“木桶效应”障碍并阻碍“手指原则”的发挥。我们都知道,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要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木板的长度,而一只手若想拿到远端的钥匙要靠最长的一根手指。这就是说,发挥团队作用不仅要补齐漏水的最短木板,还要发挥最长手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眼看人生     
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他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相似文献   

6.
当企业发展到2001年的时候,当代集团的张雷突然发现危机就在眼前,“管理不到位,企业结构简陋,甚至很多事没有人去做。”事实上,张雷是一个谨慎而稳健的人,他总是在强调“企业发展要比别人快半拍,但不能快一拍,如果快一拍就会不稳健,就会有危机。”但危机还是出现了,张雷曾有过一个贴切的比喻,把二次创业前的当代集团比喻成“游击队”,而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把这一支队伍改编为“正  相似文献   

7.
《劳动月刊》2012,(2):50-52
“有这样一种人,别人对他说,知识改变命运,他就去努力学习,可是有知识和有智慧是两码事。又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努力去和现实抗争,可现实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的。多惨多悲剧!我就是这个悲剧的人。”尤欣态度很悲观地说。一个家暴老公、一个迷信加无作为的婆婆和一个手脚不干净的大姑子,就连亲生父母也有几分“极品”,这些...  相似文献   

8.
宋清华 《英才》2009,(2):86-87
谢国忠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学者。 在网络上,你会发现网友对他爱憎分明:支持他的人将他视为经济学大师,每每为他准确预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而倾倒;反对他的人对“Andy”这样一个英文名字无法忍受,甚至以“卖国贼”相攻击。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幸赏读一幅漫画,觉得颇有意思:某干部在很长的任职记录里,“一清二白”,一个字也没有,既无“功”方面的记录,也无“过”方面的记载,竟‘冶然自得,美其名日“清白干部”,不能不让人捧腹大笑。笑过之后,掩卷深思。“清白干部”一画虽有“夸张”之手法,但在现实生活中确还真有其原型。请看以下四种类型的“清白干部”。一是“好好先生”。这些人自己的事一件也不干,专门为他人捧场。别人稍有点成绩,他立马就说:“好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别人碰到不顺心的事,他会笑脸相迎:“好好!黑夜孕育黎明,失败孕育成功!”就…  相似文献   

10.
陈昌玥 《财会月刊》2010,(9):I0026-I0026
误区一 夸奖太多或太少 “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提篮里了?嘿,你干得太好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父母们有时会把孩子变成受表扬成瘾的人。靠表扬鼓劲的孩子不会为了自己满意而追求实现各种目标。他会因很平常的杂事而期待别人的溢美之词,否则他就可能会不想去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同样道理,过分批评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你只是指出孩子是如何失败的,而且在他失败之后一味批评说教,失败就会成为他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都在梦想和追逐着成功,期待得到命运的垂青与宠爱,却忽视了成功只偏爱那些让他记得住的面孔和身影。成功,有时恰如一个忙碌的上帝,或是一个马虎的孩子,如果你不想办法引起它的关注与兴趣,它就会悄然而去,甚至不会跟你打一声招呼。  相似文献   

12.
《重庆财会》2002,(8):47-47
人的幸福感要通过身心两方面来同时印证、一个人心情好坏往往会影响他的胃口,而通过大笑、体育锻炼、唱歌、跳舞、甚至哭等躯体行为可以调解心理状态,外国医生称之为“行为处方”。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事例,一位中年男子从小就认为哭这是脆弱、害羞的表现,当他母亲去世、妻子又患癌症时,在数月里一直感到胸部疼痛不已,精神抑郁,服药也无效。当医生坦言告诉他:  相似文献   

13.
单纯从外貌看,你甚至看不出陈亮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但他就是与常人不一样:他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势,什么这个好,那个坏,在他的眼里,统统是浮云。和他接触过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把右手放在胸前,似乎是在表明心迹;但他的逻辑思维丝毫不亚于那些以理性面孔展现给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务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在的中国,房市的“看涨派”就和股市的“看跌派”一样遭人记恨,虽然他们可能手握真理,但群众也更爱用情感麻痹理智。“不幸”的是,旅美学者俞坚就是这样一位“看涨派”,如果读完他的新作《房地产:第三层空间》,期待读出房价下跌迹象的希望会落空,某些观点甚至会让你联想起任志强那些赤裸裸的“看涨”言论。但你也许不得不掩卷叹息:这确是“逆耳忠言”。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就是一种智力,一种智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情感与人的需要也紧密相联。人的需要有多种多样,但哪一种都同情感有关。商家的经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顺利地促成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正是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的力量。一件能触动情感的产品是能让人记住的产品。了解顾客的情感才能创立品牌和建立业务。让你的产品与情感利益挂起钩来,你会…  相似文献   

18.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曾指出:“领导力的核心是影响力,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才能领导他人。”一个管理者的本领如何,不在于他能亲自做多少事,而在于他能发动别人做多少事。所以,企业主管的领导水平的高低,更多表现在驾驭人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9.
“敢怒敢言”的总理──马哈蒂尔"要让别人注意你,你就不得不表现得与众不同",这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处世哲学。由此可见,这位总理先生是位有棱有角、与众不同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他就任后,极力推崇"亚洲的价值观念",强调开创一个"亚洲人的世纪",经常抨...  相似文献   

20.
“小心眼”指的是气度过于狭窄,经常猜疑他人,容易为他人的一句话、一件事生闷气,斤斤计较,有时甚至会“无事生非”。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心玻’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各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专家认为,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期望是形成“小心眼”的主要原因。“小心眼”的人在认识自己时,通常是建立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当然是越比越泄气。“小心眼”者在任何活动之前,由于认识不足,他们常有一种“我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暗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