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促使企业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而促进控制目标的实现。以2007~2011年上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为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正向影响比首次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强制性披露要求,文章对选取的内蒙古自治区18个上市公司2006-2011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主要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披露报告的格式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年报数据整理,总结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并从国家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规范化建设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范存遥 《上海会计》2011,(10):33-34,9
本文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8年、2009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前后,从披露的总体情况、披露情况与公司类型、披露情况与审计意见三个方面作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实施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通知,该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非上市公司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由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  相似文献   

5.
张慧 《财会学习》2014,(7):68-69
正为稳定安然、世通等事件造成的资本市场混乱,美国于2002年开始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自2008年起,我国相继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逐步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并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在2011年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建设、自我评价和审计工作,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6.
2011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里程碑,本文分析了2011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情况和内容,包括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与财务报表重述和公司业绩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报告中重大缺陷的认定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等问题,并从问题分析中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制度存在缺乏清晰的工作步骤和程序,缺失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相关准则,信息披露的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框架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等三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应具有相互独立的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共同构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报告。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缺陷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的核心信息。缺陷如何分类与认定、哪些因素影响缺陷的披露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对这三大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深沪两市的公司在2012年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自我评价报告中,有2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这2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从披露内控缺陷公司的公司特征、披露情况、内控目标、内控要素等方面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随着2006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7月1日起施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发布实施,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逐步为人所知、走向正途,尽管今天看来,当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侧重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以及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还不十分规范和完善。直到2008年中国国家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10年河北省35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足够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达不到相关部门的要求等。基于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强制披露范围扩大到未参加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11-2012年两市未参加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强制披露前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出现衰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深度增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的可靠性仍然较低。这一结论为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杜勇  刘星 《会计师》2009,(6):106-108
<正>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要求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建立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畔 《会计师》2009,(1):66-67
<正>一、前言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规定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实施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预防舞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受到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视.我国要求2011年起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全面披露内部控制信息,2012年起两大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样本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而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变化不存在显著关系.研究结论提供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审计领域引发经济效果的客观证据,同时发现与验证了新制度环境下影响上市公司支付审计费用变化的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自我评价体系,对内控制度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制约和自我调节,是强化和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规避企业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体系建设,既需要公司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自觉实施,也需要提高当前有关法规的约束性,应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内部控制度进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项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