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聂名华 《改革与开放》2000,(3):22-22,17
<正> 正确认识我国境外投资行业选择的特点与问题,是科学地制定投资行业战略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条件、技术管理水平、行业竞争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形成了我国境外投资行业选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境外投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在我国境外投资发展的第一阶段,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餐饮、建筑承包工程、咨询服务和金融保险等行业,制造业企业很少。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境外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投资通信和技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国的企业有很大机会。”11月5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下称“中国贸促会”)万季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而在消费品领域,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滕立梁 《中国经贸》2013,(15):76-77
中非发展基金是我国在2006年合作设立的对非投资专项基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对非经贸外交合作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对非投资和经贸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非发展基金的设立填补了传统对非投资援助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能够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加强中非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基金的投资,能够真正的提升非洲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就业,因此也收到了非洲各国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4.
5.
公共投资的新战略选择--交替投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产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谁优先的问题,基本上有三种战略选择——即基础设施超前论、追赶论及大推进论。但本文提出了第四种可选择的投资战略“交替投资理论”,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更贴切的解释,也是一种动态化、综合性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医药产业投资非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牧 《上海经济》2009,(8):54-55
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中非经贸关系互补性很强,对于日益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非洲是可靠的投资和贸易目的地;对于非洲来说,中国可以提供成功的发展经验,分享技术和开展贸易投资。非洲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多发地区,多种致命疾病不仅威胁人的生命健康,而且也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构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非洲国家非常关注医药产业的发展,良好的贸易环境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最佳的投资时机。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后一块处女地"的非洲市场,已经招徕了国际资本的密切关注和激烈角逐。对中国企业而言,非洲市场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赢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发达国家频频发起的贸易制裁,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非洲市场潜力分析传统意义上的非洲代表的只是贫穷、落后和愚昧,但随着非洲大陆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在走出去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活动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税收风险。本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对非洲投资税务风险管控措施,企业投资架构的合理选择,运用税收抵免政策规避间接控股下的税收风险,从价值链的角度综合考虑税收成本等。  相似文献   

9.
国家投资政策,作为国家投资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现代经济法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可惜的是,人们往往仅看到国家投资克服市场近利性缺陷的一面,过多偏向于基础行业中的国家投资,而竞争行业之国家投资则一般不受重视,在学者研究中鲜有提及.其实国家投资法带有极强政策倾向性,在竞争行业中制定相关国家投资政策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国家投资法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有此类政策;其次,中国的经济现状也亟待政府制定相关国家投资政策;最後,全文还将竞争行业中的国家投资政策之具体体现分为国家投资规模政策、国家投资结构政策和国家投资布局政策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非洲地区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点地区,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不仅可以利用当地市场,而且可以利用非洲国家向欧美出口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经济领域长期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成绩斐然,规模逐年增加,但对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仍是空白。本文综合运用了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法,利用1996~2008年间的数据,考察了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非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投资也不是出口的原因。文章结合对非投资和贸易的特点对这种有悖于理论和经验的结论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利用布伦舍斯特基金会(BrenthurstFoundation)最近的两项研究,分析中非关系的变迁,特别是中国投资对非洲大陆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被国际舆论简单地归于两面:好的或坏的。他们认为非洲大陆并没有从与中国日益密切的联系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红利,虽然有部分中国的因素,但主要是非洲自身的原因。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庞大需求,非洲需要更加积极主动、有前瞻性地定位其切身利益。本文认为,对于基建、制造业和地方就业等所有这些非洲表达出担心的领域,中国投资给非洲带来了净收益。  相似文献   

13.
以构建“温馨和谐海口”为目标的海口市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已经编制完成,“便捷海口”等八大工程共涉及重点项目83个,计划总投资102.8亿元。据介绍,这些重点项目既有政府投资项目,也有社会投资项目;既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产业发展项目。其投资额占2006年海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其中政府直接投资40.2亿元,社会集资62.6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资》2008,(3):64-66
有限的电力输送网络,薄弱的固定电话基础设施,落后的互联网普及??当非洲极端匮乏的基础公共服务令许多人对它的未来心灰意冷时,尤维恩·奈多看到的却是希望--这位呼吁西方发达国家积极投资亟待开发的非洲大陆的带头倡导者,眼中满是对这片故土的美好憧憬与期待.  相似文献   

15.
谭静宇 《广西经济》2009,(11):54-54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兴业县把城镇设施改造、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聚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3季度,该县完成城镇固定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78.6%。今年,兴业县以实施“中心城镇辐射带动”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镇为目标,按照“石南葵阳一体化作为一极,向山心、城隍两翼拓展”的城镇建设格局,重点抓好兴业商业街、华辉凤凰城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及县城城东、城南、城西等新城区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丰富,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但也出现了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对非投资调研不充分、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金融支持不足、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加强市场调研,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创新对非投资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同时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实行的优惠待遇,是化解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陈昌华 《新财经》2004,(8):22-24
在遴选中国公司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建议增持电信、运输基础设施和工业出口类股票;消费类股票主题不错,但是择股极其关键;包括基础材料、石油,甚至电力等同中国的投资需求紧密相关的行业,则应减持为妙  相似文献   

18.
据权威部门预测,交通网密度(地面)达34公里/百平方公里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交通网密度为23公里/百平方公里.按照交通网建设每年4%的速度测算.至少还需10年时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要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水平,还需要15万亿元投资。按2007年我国完成交通领域固定投资1.2万亿元作为每年平均投入额测算.需要持续投入12年之多。预计至少到2020年才基本建成现代化交通网。未来十余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大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介绍新型国家经济安全理念入手,在分析对外投资与该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合的相关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从微观企业预警、中观行业安全和宏观区位选择三方面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为构筑开放条件下的新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汪巍 《环球财经》2008,(11):104-105
有些非洲国家实行捆绑式招标,要求投资石油勘探开发的外国公司承担石油下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方可利用石化产业优势,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