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昌,一座拥有27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伴随着葛洲坝工程、三峡大坝的兴建,宜昌实现了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蝶变。今日之宜昌正抢抓机遇,朝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宜昌,宜于昌盛之地。仅看地名,就知道这是一座十分幸运的城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问,宜昌发展已有了兴建葛洲坝工程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两次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世纪的开启,宜昌的发展将迎来又一次新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3.
宜昌,宜于昌盛之地。仅看地名,就知道这是一座十分幸运的城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问,宜昌发展已有了兴建葛洲坝工程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两次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世纪的开启,宜昌的发展将迎来又一次新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宜昌,山青、水秀、人美。沸腾的宜昌,宏伟的三峡工程已把这座宁静的城市唤醒。宜昌,作为正在崛起的“水电之都”已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这里已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这里正在兴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设施──长江二峡工程。宜昌,作为长江下游与中上游的分界点,作为三峡的门户、川鄂的咽喉,在历史上就是一方战略要地,如今,在我国沿江开发开放由东向西推进的浪潮中,宜昌正因其特殊的机遇和优势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中的一方热土。领导着这座美丽城市的是一位年轻的博士市长──孙志刚。儒雅的外表并不能掩饰…  相似文献   

5.
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 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超薄涂镀板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丁基胶塞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金刚石锯片生产基地…… 如此多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相继诞生自同一个地方——中国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宜昌开发区的创业者们靠5万元起家,在一片荒芜之地奇迹般地创办了湖北省第一个自费开发区.二十多年来,宜昌高新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渐行渐远.2010年11月29日,宜昌高新区成功升格"国家级",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如今,她已然成为宜昌建设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决战"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丰富的水电资源为高耗能工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宜昌市也素以“水电之都”闻名。但是2003年全国大范围的电荒之后,宜昌的水电优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高耗能工业渐渐淡出。宜昌的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科学的调整?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是否可以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相似文献   

7.
宜昌,古称夷陵,是一座宜居家、宜置业、宜旅游的生态城市。2200多年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屈原故里、昭君家乡、关陵武圣、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清幽秀丽的八百里清江、逶迤跌宕的九畹溪风景名胜,美不胜收。远古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吸引海内外旅客往来不绝。饮用水取自华中绿库神农架,年平均气温17℃至18℃,  相似文献   

8.
宜昌是著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座正在崛起的明星城市。宜昌有条件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城,这是基于宜昌所拥有的巨大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宜昌具备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城的客观条件1.世界级的资源优势。世界级的资源优势,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的基础条件。宜昌堪称世界级的优势资源主要是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宜昌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境内每平方公里可开发水能资源为1173.7千瓦,分别是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28.79倍和5.55倍,是长江流…  相似文献   

9.
谢霞 《宁波通讯》2011,(12):56-57
巍巍八百里四明山,峦环如城郭。佘姚梁弄镇就置身这四明山之幽谷盆地,灵动而娟秀,素有风水宝地、洞天福地、革命圣地之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外资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区位理论对企业如何作出区位选择提供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思想,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宜昌如何利用这些思想,克服宜昌的区位劣势,改进宜昌的投资环境,以促使宜昌吸引更多的外资,加快宜昌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充分准备,本刊四位记者组成小型采访团,乘上5月12日飞往宜昌的波音737飞机航班,开始了往返长江的访谈。整个采访行程万里,历时十天,采访了数十位省、市、县、局领导及长江两岸各界专家、学者、群众。收获甚大,得益匪浅。我们深深感受到长江儿女为祖国的腾飞,发自心灵的呼唤;我们切实地感受到长江儿女为家园的建设,辛勤奉献的力量。长江,中华民族的自豪,奔腾不息的长江,您是中华民族不停的振兴的象征,长江,您是我们饮之不尽的源泉,为此,您的儿女们正日夜不息地保卫、开发、建设着……一、长江万里十日行来自雪山,来自远…  相似文献   

12.
正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于长江沿线重庆和武汉两座特大城市中间,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宜昌资源富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境内已建成长江三峡、葛洲坝等4座大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900万千瓦;已探明矿产8大类53种,是全国八大磷矿区之一。宜昌山川秀美,是闻名遐迩的旅游  相似文献   

13.
一   金秋宜昌,更富诗情画意,所以,由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政府主办,湖北省旅游局、三峡总公司、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安排在国庆前开幕,也许这是策划部门刻意安排。   9月 30日下午,宜昌夷陵广场上彩球飞舞,红旗飘扬,一派节日气氛。当来自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各省市的嘉宾徐徐走进会场的时候,旅游节吉祥物“寻寻”向贵宾们频频招手致意。宜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故乡,所以旅游节为吉祥物起名“寻寻”。   开短会大概在宜昌已经蔚然成风,几位领导简洁致词以后,大型文艺表演随即开始。宜昌是…  相似文献   

14.
至喜亭遐思     
随着中堡岛上开工的第一声炮响,举国上下对长江三峡的关注是日见高涨。君不见,所谓的“告别三峡之旅”.那名目繁多的“长江世纪游”活动正闹得沸沸扬,让那流激峡险的江面上,各色游船如过江之鲫般的喧闹?金秋十月,带着一种久别的思恋,夹着几分惜别的茫然,我再次溯江而上,走进了这八百里画廊。在中游与上游的分界点,也是将来“高峡出平湖”的大坝内外,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宜昌留连了几日.此间即有“露似珍珠月似弓”的风淡云舒之夜,也有雨打海棠、江帆渔火的迷蒙晨昏,古城的一切对于我来说即显得熟悉却又觉得陌生。踱步江畔,景…  相似文献   

15.
壮美三峡,清江如画;高峡出平湖,深处有人家;屈子问天,昭君浣纱,关公横刀立马;漂流、哭嫁、峡江号子情动天下……这,就是灵秀之城——宜昌。2013年4月,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赴任履新不久,就深入宜昌高新区调研,他指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产业是支撑,高新区要着眼长远,狠抓当前,瞄准“高精尖”,打好“高新牌”,高水平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产城共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体经济》2006,(9):16-16
2006年9月5日,来自全国的近四十家省市联社的领导及财务负责人共聚在水电之都宜昌,召开了全国联社系统财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7.
何君林 《宁波通讯》2013,(23):80-80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米酒初熟时,上有渣浮如蚁。”在李清照的词中,这一首和其他的不同,难得给人一种脱俗而温暖之感。雪里探春,梅下畅饮,此情此案,酒不醉人,人自醉。  相似文献   

18.
提起宜昌,你自然而然地会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项世界级水电工程联系起来,这两项举世瞩目的工程铸就了一道亘古未有的奇观,与正在崛起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一起,成为宜昌最为耀眼的名片,在大大地提高了宜昌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的同时,也为这座沿江开放城市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自古即有“三峡门户”之称的宜昌,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的所在地。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三峡水利枢纽人文景观,屈原、王昭君等古代名人文化,巴人遗风、土家风情民俗文化,三国古战场历史遗址,构成了宜昌旅游浪漫神奇的画卷。 2001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宜昌时更是指出,宜昌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级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肖道根 《市长参考》2001,(10):21-23
今年7月份,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三峡工程和宜昌时指出:“宜昌的建设我看了,宜昌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座世界级旅游城市”。朱总理的讲话是将宜昌市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国内一流的旅游名城,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的全面提升和高度概括,也是对宜昌全市人民的一个巨大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