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府可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名为“重庆饮料厂”的小厂。1993年,天府可乐先后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商讨合资事宜。1994年1月,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中方以土地、厂房、设备入股,在新的合资企业里占40%股份。中国民族饮料工业骄傲的著名品牌天府可乐商标以350万元人民币价格并入合资企业,天府可乐7000万元债务却没合进百事天府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2.
下多VS进城 近年来.随着其他饮料品类的陆续崛起.荼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可乐这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同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可口可乐也曾经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品牌策划遵循的原则是品牌的4S表达方式: 1、差异化表达(difference show)。品牌的核心力量是差异化。我曾经在北京的街头对年轻人做了一个调查,我问一个正在喝可乐的女孩,你正在喝什么?这个女孩说是可乐。我又问,可乐是什么?那个女孩就会很诧异地看着我,觉得我在不知所云。但是可乐其实就是碳酸汽水。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高明的地方,他把自己生产的黑“汽水”叫做“可乐”,橙“汽水”叫做“芬达”,白“汽水”叫做“雪碧”,并且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这些名字,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10,(5):13-13
玻利维亚的一家生产商近日推出“古柯可乐”,打算与可口可乐在市场上一争高低。这款古柯可乐与可口可乐一样,也采用塑料包装,外观上采用红白两种颜色,另外,这种产品的名字拼写只比可口可乐多了一个字母L。  相似文献   

5.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游离于这个法则之外,在“隐居”的“桃花园”中生活。可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是非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呢?我以为不见得。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堪称饮料行业的老“冤家”。然而,平日里二者却形影不离,情同“姐妹”。可口可乐作为先期成名的产品,拥有一定的顾客,百事可乐就以“一半的价格,双倍的享受”来加大宣传攻势,增加产品份量,挤占了一定的市场。当可口可乐极力打品牌战,维持了一批忠实顾客时,百事可乐就大肆渲染“喝百事可乐,永远是年轻一族”,争取了年轻一代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时间刚进入2001年4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健力宝、汾湟可乐等品牌的各种促销大战、终端大战、广告大战已经初露端倪,一场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战在所难免,虽然我们还难以预计今年的阵地战谁是最后赢家,但看一看2000年的阵地战,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相似文献   

7.
《华东经济管理》1989,(S1):33-34
美商台湾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认定台湾碳酸类饮料市场,包括可乐类和白汽水类销售量,都有直接上升的趋势。于是,该公司采取扩大新产品发展的相应策略,促使产品销售率提升,于1986年3月推出“雪碧汽水”,打入具有极高销售量的台湾白汽水市场。  相似文献   

8.
美商台湾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认定台湾碳酸类饮料市场,包括可乐类和白汽水类销售量,都有直接上升的趋势。于是,该公司采取扩大新产品发展的相应策略,促使产品销售率提升,于1986年3月推出“雪碧汽水”,打入具有极高销售量的台湾白汽水市场。  相似文献   

9.
李磊 《上海经济》2004,(5):14-16
旧怨新恨知多少?饮料行业的两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近来双双推出其鼎力支持的“雀巢系列”和“立顿系列”茶饮料,欲在新走俏的即饮茶市场再拼力一搏。作为一对纠缠百年的老冤家,他们之间的斗法大战像是一场永不谢幕的百老汇戏剧。  相似文献   

10.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对竞争对手从创业伊始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广告大战中,双方互不相让,有时简直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百事可乐公司的创建比可口可乐公司晚了12年,虽然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甜,味道独特,价格低廉,但由于可口可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无法动摇消贸者对它的信任,加之百事可乐公司自身推销乏术,经营不善,在1922年和1931年两次宣告破产转手他人,差点被可口可乐公司吞并,后来虽然勉强支撑下来,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销售一直远远落后于可口可乐.二战以后,百事可乐公司在新任董事长唐纳德·肯特主持下,开始了与可口可乐的持久较置,向可口可乐这位世界霸主发起了攻坚战.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产饮料业的龙头,2000年娃哈哈系列产品的总产量就已超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国公司的总产量。娃哈哈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是,抓住了市场这个“生命线”,立足营销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饮料市场和饮料行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再加上中国本土诸多饮料业的巨头形成了“群狼逐鹿”的局面。在本土饮料业几大巨头均遭遇市场颓势,跨国巨头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娃哈哈在逆境中的“不退反进”。  相似文献   

13.
吴金勇 《新财经》2001,(7):40-41
几乎没人能否认,中国饮料市场上汹涌的是“美国潮”。“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芬达”、“雪碧”……几乎充斥了中国的每个角落。相比之下,我们自己的饮料企业就相形见拙了。可口可乐公司年产量达到2450万吨,而目前我们国内年产量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年产量仅为93万吨。“内战”尚且不行,入世后的“国际战”恐怕更不行。  相似文献   

14.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厂商,共同统治着美国碳酸化软饮料市场,以1990年为例,两家所占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9%和28%。接下来是远远落后的排名第三和第四位的“辣椒博士”和“七喜”,市场占有份额为7%和6%,第五名是拥有“加拿大干啤”和“新奇士”两个商标的雷诺兹公司,仅占5%。这五大公司统治着  相似文献   

15.
CI是英文“Company Image”的缩写,也可以称为企业形象。什么是企业形象呢?简言之,就是一个企业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画面”,譬如,你可以从颜色上判断出一瓶饮料是“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这就是企业形象的魅力所在。当然,企业形象的构成并不仅仅是一些标识,而是有其深刻的内涵。影响企业形象的因素从外部看有企业产品质量,商标图案、  相似文献   

16.
李光斗 《中国高新区》2013,(12):193-193
在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初入中国的时候,Coca—Cola被翻译成了“蝌蝌啃蜡”,中国老百姓一看这名字,纷纷猜测这带着一股中药味的黑糊糊的冒泡汽水似乎跟蝌蚪有什么“不解之缘”,于是谁都不想当“第一个吃蝌蚪的人”。可口可乐高层眼看着中国市场打不开,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几年,定位这句话一时间成为市场人士非常时尚的口头禅,但究竟何为定位,以及定位在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什么呢? 定位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一旦确立起来,就会使人们在需要解决某一特定消费或其他问题时,首先考虑某一定位于此的事物。例如一提到可乐人们马上联想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提到快餐又会立即闻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香味。  相似文献   

18.
吴勇毅 《新财经》2011,(8):62-63
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美国百胜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规模收购,洋品牌与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场中角逐或共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没有自己的世界级名牌 目前,我国市场上已形成了红豆、杉杉、康佳、孔府宴等新名牌与凤凰、金星、茅台等老名牌交相辉映的新局面。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多中国名牌的市场仅限于国内.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显得那么脆弱无力,难有一隙生存的空间。也许我们会为青岛双星集团能让1500万的美国人不穿”耐克”、“老板”等世界名牌而脚踏双星鞋感到满足,为健力宝集团能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占领的市场上大量倾销“中国魔水”而沾沾自喜: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我国,这些成功的企业不仅是寥若晨星.而且它们与世界名牌相比,实力也相距甚远。在当今国际市场上,不仅世界十大驰名商标里没有中国商标.而且综合实力前百强的世界名牌中.中国名牌也难占一席。 名牌是财富,名牌是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这是每位商者所共认的:“可口可乐”商标本身价值就在2000亿美元以上:“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宣称:即使公司的所有企业在倾刻间全部被摧毁,只要品牌还在,他仍可在三个月内再创“可口可乐”往日辉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1-11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申报材料递交已经一个月有余,此时可乐并购汇源案的反垄断审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而可口可乐和汇源要约到期的时间是2009年3月23日。按照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审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如果在完成第一阶段审查以后,该并购案影响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