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世界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与中国沿海国际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从经济特区开始,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个国际城市化热潮。在目标的设计上,名称不尽相同,其共同点是都要建成为国际城市。例如,汕头在1993年提出要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在此前后,深圳提出建成多功能国际性城市,广州  相似文献   

2.
论深圳经济特区国际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的国际城市化分为两个层次,最高层次为全球决策和控制中心的城市,称国际中心城市,一般层次为区域或跨区域的决策和控制中心的城市,称国际城市。1991年10月深圳提出建成“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这不仅标志着深圳特区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由深圳特区引发的国际城市热潮不断地从特区向沿海城市扩展。深圳特区国际城市化,是经济特区发展的新课题,值得认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深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目标与目标的本质 1.一流国际性城市: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 一流国际性城市作为深圳发展目标的确定显然是现实和发展趋势二者综合分析的产物.一流国际性城市目标形成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深圳今天发展的现实,即在过去20年中经济、社会、生态的成就,离开今天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优良的城市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较高的协调性,也许不可能确定一流国际性城市这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国内许多沿海城市都提出了要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迈进。有的城市明确提出要建成北方香港、中国第二个香港,并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或有了一些实际步骤。许多城市在推行国际化建设中,往往注重这样几个方面:如国内市场怎样迅速同国际市场对接;经济体制改革如何适应当前世界经济机制的运转;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了解深圳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深圳与国内重要沿海城市之间海洋产业发展的差异,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依照"钻石模型"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提出适用的"新钻石模型"来分析深圳海洋产业的竞争力,并与国内重要沿海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深圳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并提出相应策略助力海洋产业发展,夯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沿海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选取20座沿海城市,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口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将沿海城市港口的计算因子得分作为原始数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得结果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深圳、广州3个城市的港口综合能力归为第一类,其中上海的港口运输能力最高,广州与深圳的港口综合能力持平;而沿海城市的港口经济发展整体上表现为较大的不均衡现象.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双核心,3座城市及其港口在中国沿海城市发展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但部分港口尚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临海优势,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为此对港口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前5位障碍因子是城镇化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SO2排放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提升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圳未来30年的路怎么走,也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建议提高资源效率,树立建设3000万人口大都市的宏大目标;"五体并重",发展与大都市相匹配的均衡产业结构;率先推进民渐进市民化;改善城市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化质量;从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型;积极推进深港紧密融合,加快深圳国际化进程;向体制改革要效率要发展要稳定要和谐;深圳今天也要向全国各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上海清洁市场和清洁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上海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迅速发展的产物;是上海人民生活普遍进入小康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策和部署,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市委一届五次会议提出了深圳要在20年内赶超“四小龙”的战略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对策之一,即是必须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深圳成为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一、对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劣势的再认识深圳在过去十多年的建设中,已形成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首先,可利用香港的信息,捕捉发展高科技项目的机会,也可利用香港这个国际性的市场,搞国际配套,使高科技成果迅速商品化。其次,在十多年综合改革的试验中,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并在局部优化的经济体制下,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