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银行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加入WTO后外部竞争压力的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和组织架构的重建,根据市场变化对基层网点进行重新布局。健全服务功能、实行“扁平化”管理已成为各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共同举措。适时进行经营机制和组织架构的改革是必须的,但在这个进程中商业银行有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并应尽快着手从深层次解决。一是各行改革调整的模式雷同,对入世条件下金融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二是银行信贷短期目标、中期规划、长期策略配套衔接不够,“进入”、“保留”和…  相似文献   

3.
杜玲 《时代经贸》2014,(6):409-409,411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在金融脱媒、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了经营战略转型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凡 《现代经济信息》2014,(19):318+320
目前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中心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和资产风险是构成复杂的金融风险的组成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密不可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保全资本,化解不良资产。本文拟就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及如何从根源上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专业银行开始按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可以说,这就标志着专业银行进入了商业银行的运作起步阶段。然而,专业银行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国有银行在这个阶段的经营中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可能断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专业银行时期存在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还会表现出来,回顾其一年来的运行实际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国有商业银行运作起步阶段的经营行为,使其早日转向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1.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我约  相似文献   

6.
美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金融市场从2006年12月11日起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依靠其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及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科技支持能力等,更大程度地挤压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市场竞争形势逼人.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国有商业银行转换体制、创新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美国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管理模式可为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安然 《当代经济》2016,(6):32-33
本文的写作是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可行性的一些相关思考和研究.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与混业经营的特点,进一步说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寻找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金融市场机制、金融监管体系等层面的对应方法.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成行的可行条件,论证国有商业银行从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变化与经营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组织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因而使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的根本性变革。把握这些新变化并改进我国企业经营的策略,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合约安排、经济行为与市场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文献资料,大多是从政府角度或银行角度的研究和思考,而极少从职工经济行为出发,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职工问题,是职工利益、职工安置问题。因此,在中国加入WTO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职工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中外资银行竞争中的经济行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遵循制度-行为-市场绩效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和解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的经济行为。指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初始合约产权界定模糊、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以及市场退出制度残缺,不同类型的职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部分职工选择离开国有商业银行,其中高效率职工离开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加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相适应的产物,并且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法律以及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治理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经济功能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应选择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