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凯膺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15-17
【摘要】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公平的情况下,教育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也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目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城乡教育的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差距造成人力资本差距,随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专有性都在增加,个人收入水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这首先表现为城乡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差距,并将这种差距扩大到未来城乡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等方面差距。大量研究表明,城乡教育差距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城乡收入差距是总体收入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和所有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的核心.基于税收政策较强的包容性,尤其是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以及消费税的改革,使税收政策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宏观调控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芳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1):69-77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存在房价门槛,且存在二重房价门槛。当房价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1 350元/平方米)时,劳动力流动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当房价位于第一个门槛和第二个门槛(3 772元/平方米)之间时,房价依然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降低幅度大约为7587%;当房价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4.
孙学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1):81-93
提高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而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从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逻辑出发,利用1 8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县域农业机械化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相关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差异;农业机械化能够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可以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出的资本所得由城镇人口所有的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构建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会逐渐缩小;经济中资本所得份额越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就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将减少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随着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无论是理论模型及其推论还是实证检验结果都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扩大而是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也越来越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而飞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以山西省尤为明显,那么在未来几年内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又会怎么走?将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本文中将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山西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希望得到影响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并对政策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探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通过1990年和2000年的省际截面数据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在城乡之间的普及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不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在1990年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2000年二者的关系为“U”型关系,即开始阶段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合理和无序扩大,反而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方法,多维度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宽带中国”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缩减数字鸿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新创业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大中规模城市以及较高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增收效应较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小规模城市以及较低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效应不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周边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还会产生诸多积极的经济社会效应。以三批次开展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9年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渐进DID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效率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的能源效率提升,但也存在显著的城市异质性,表现为对非资源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东部城市的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中西部城市的能源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效率,并会强化能源效率提升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可见,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还会强化能源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效应;不同的城市应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并促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探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同时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比西部和东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20年20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间接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数字经济促进了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会抑制劳动力转移,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在经济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相比于高行政等级城市,数字经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拐点在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到来更早。 相似文献
13.
14.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社会公正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2005年省际横截面数据,探讨了最低工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显然远未达到该临界值,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标准过低及执行不力,我国最低工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孔杏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1)
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02-2014年的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城乡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不管是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都对城乡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促进作用;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地区间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在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共同富裕整体进程的关键视角出发,在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22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中国共同富裕总体进程;(2)从数字经济的不同层次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均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的影响效应更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人口城镇化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两条路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以上结论丰富和完善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遏制其扩大趋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缩小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出政策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策,能够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具有长期收入调节作用。针对湖南省城乡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可以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进行有效调节。财政农业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对湘西、怀化等落后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纠正目前这类支出的城镇偏向,也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78-2005年城乡收入比的数据,利用指数平滑法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对我国未来10年的城乡差距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政府自2002年以来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保持不变,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将会在2009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渐缩小;否则,城乡收入差距会继续扩大,到2015年最大可能达到3.5:1。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户籍制度、地票制度、“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降幅为12.7%,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实际降幅为21.8%,即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使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多下降了0.37.可见,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资源错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破除对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