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坚瑞消防并购沃特玛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并购重组中盈利补偿机制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签订盈利承诺时,短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为中小股东带来了正向效益;然而随着盈利兑现期的到来,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在并购标的盈利落空事件公告日前通过减持股票套现,待正式宣告盈利承诺未达标时,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持续为负,中小股东被套牢。此外,即便履行业绩补偿协议,盈利未实现所带来的负向效益也不会因标的公司兑现补偿承诺而得到有效补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中小股东不要过分信任盈利补偿机制对其权益的保护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并购重组“双高”承诺的监管,以减少大股东通过外延式扩张做大市值而套现的风险,从而实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协同。  相似文献   

2.
企业资产重组时往往采用盈利补偿方式,目前税法没有对盈利补偿处理的明文规定.本文通过分析《财务与会计》刊登的一篇文章,运用税法基本原理提出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盈利补偿协议和对赌协议,目前国内相关的制度文件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盈利补偿协议是在定向增发中,由上市公司和盈利承诺方签订的,以注入上市公司的交易标的资产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为依据,通过股份或现金支付来调整上市公司和盈利承诺方之间经济利益的契约。对赌协议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签订,从属于投融资协议,以融资方未来一定年度的事项承诺为基础,旨在根据事项承诺完成情况对融资方企业估值进行调整的一种合意机制、一种财务工具和双赢互利的制度安排。可以看出,盈利补偿协议具有对赌协议的某些特点,但是两者也有较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赵雅红 《财会通讯》2021,(12):131-134
企业并购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对标的公司资产的定价,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并购过程中资产定价的不合理性给公司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带来的损害,上市公司纷纷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应用于并购重组过程中.然而,虽然该协议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规避并购风险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企业并购带来了新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以长信科技并购比克动力为例,对并购过程中虽然签订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却没有成功实现并购重组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寻找企业并购中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失效的原因,对并购中如何有效应用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成功实现企业并购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贺军 《英才》2006,(2):26-26
在2005年全球的高油价之下,国内几大石油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中石油去年上半年盈利已达616亿元,中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也高达264.76亿元。但让人意外的是,中石化在2005年底仍收到了一份“大礼”,中石化集团收到中央财政的一次性补偿100亿元。  相似文献   

6.
人员安置与补偿是国企改制的重要环节,其费用构成了改制成本的重要部分。人员安置与补偿相关费用的设计安排与财务处理,直接关系到改制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也关系到职工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税负水平。文章在分析企业改制的相关背景和经济补偿支付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改制补偿的相关财税政策,对国企改制中的职工安置补偿费用的支付及三类人员统筹外费用的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悦 《西部财会》2006,(9):35-36
以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益是观念性收益,真实性收益是指有现金保障的收益。权责发生制在传统会计核算中占主导地位,它能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配比,满足了费用补偿及收益确定的需要,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真实收益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可以使企业的盈利与支付能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折旧作为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其本质属性是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周转过程,包括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转移和补偿。在此理论基础上,企业折旧政策的选择应该是既能考虑补偿损耗、企业扩张和纳税延期的要求,又能满足维护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的要求。折旧政策选择可采用以下策略,即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时,可以选择长时间慢速折旧和长时间平均折旧;企业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或先高后低时,则可以选择短时间快速折旧和长时间快速折旧。  相似文献   

9.
李倩  王竞 《财会通讯》2021,(8):127-130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并购案例可以发现,诸多企业并未能在特定期限内完成相应业绩承诺,对应的补偿协议也未能有效履行,导致众多并购活动以失败告终.为保证并购方合法权益,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开始引入我国并被应用于企业并购中,然而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应用企业较少,且计划本身也存在不足,导致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并未完全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文章以三花智控收购德国亚威科为案例,对企业并购中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帮助国内企业有效利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开展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10.
内抓现场外抓市场□王小波企业管理必须围绕企业目标开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盈利。所以,企业管理必须立于企业财富的创造上,成为财富增长的保险杠、助推器。现代企业是一个不断地将投入变更为产出的动态转换系统。价值的补偿与增值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汤健 《事业财会》2003,(2):28-30
企业资产的保值补偿 ,是维持企业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也是保证企业资本在现代社会有实在的资产作为物质基础 ,确保盈利实施的前提。如何在会计信息中客观地反映资产的耗费及其价值补偿情况 ,是企业会计核算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属于企业内部会计的保值会计来说 ,有必要结合企业理财的目标与要求 ,合理确定资产补偿的内涵及保值补偿的范围 ,选择适合企业情况的保值补偿的方法。一、明确资产保值补偿的对象及其内涵是进行保值补偿的理论基础研究资产保值补偿的内涵 ,实际上也就是理解补偿的内容问题 ,是企业进行资产保值补偿应明确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张霞 《财会通讯》2009,(6):91-92
一、概述 (一)盈利质量与盈利能力区分盈利质量与盈利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盈利能力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利润表所列示的公司各项财务数据为依据,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得出的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数量多少的一种评价结果。而盈利质量是指在传统盈利能力评价基础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作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企业盈利状况从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得出的反映企业在该时期获取利润质量好坏的一种评价结果。相比较而言,盈利能力仅能给人以量的描述,盈利质量则注重给人以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熊楚熊 《财务与会计》2009,(11):54-55,76
又一次见面后,刘总经理对洪先生说:“上次我们已经对财务报表进行了综合分析,但本公司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应该如何展开?望洪先生不吝赐教。”洪先生回答道:“企业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盈利能力还体现着风险。今天,我们先讨论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和盈利能力指标分类,然后再讨论不同收入盈利能力指标的含义,最后再讨论不同收入盈利能力指标值高低的比较判断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波 《财会通讯》2014,(2):33-35
本文以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38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与企业价值相关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IPO后企业价值显著上升,IPO确实提高了企业的价值;决定企业价值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与中小企业的价值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补偿能力和营运能力与企业价值不相关。原因除了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有效性外,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可能是IPO前后中小企业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生产多品种(或多规格)产品的企业里,可能同时生产盈利多的和盈利少的、无盈利的或暂时亏损的产品。这些盈利(或亏损)率不等的产品在同一个企业里共存,则可以构成该企业整个经济效益实体。企业的各种盈利不等的产品以及亏损产品之间实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构成企业整个经济效益实体中,存在一种互相依存的制约关系。这是因为,盈利多的产品所以盈利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除了盈利多的产品本身物化劳动消耗直接构成其产品价值的因素以外,还以企业同时生产了部分盈利少的产品,甚至不得不生产一些亏损产品,才构成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资产平均收益率ROAA为上市银行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时盈利能力衡量指标,以加权风险资产平均收益率RORWA为风险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分别研究2005年至2011年间上市国有银行与上市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盈利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两类银行在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时的盈利能力无显著性差别,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在1%显著性水平下大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张浩  周婧 《四川会计》2001,(5):44-45
盈利管理是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一般认为,盈利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根本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企业盈利达到预期水准,从足够长的时间(最长可认为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利管理不会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只是影响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但是它却可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输误导性的会计信息,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单纯的会计造假不同的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了解盈利管理存在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以后,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来有效规避上市公司盈利管理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影响上市公司年度盈利预测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年度盈利预测反映了企业在新年度可能达到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高效的盈利预测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低效的盈利预测信息则可能对征券市场的公平有效产生负面影响。笔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及CSMAR数据库中取得数据,以2005年在沪市已上市的公司为对象,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ST/SP类上市公司及未公布盈利预测的公司,采用SPSS13.0作为分析软件,对样本公司年度盈利预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盈利预测有效性不高。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市公司运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表现(一)当期盈利时减值准备的计提方式。当期盈利时减值准备计提方式因盈利水平而异。当期盈利幅度不大时,上市公司会选择尽可能少提或不提减值准备,甚至转回前期已提的准备。因为上市公司能否在证券市场上筹得资金及所筹资金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盈亏状况。当盈利幅度不大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