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社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问题及今后改革的趋向,也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现就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些意见,以供参考。一、国外信用合作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信用合作自19世纪50年代由德国的雷发巽(Raiffesen)创立第一家农村信用社产生以来,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期实践,世界各国在总结信用合作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信用合作的基本内涵和…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进一步明晰了农信社的市场定位与深化体制改革的方向。但如何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则是农信社转型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翻阅《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第9期有关人力资源改革专题中各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经验和做法后,笔者颇有感触。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改革是农信社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信用社改革初具成效问题依然严峻2003年5月,国务院在部分省(市)开展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这轮改革试点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权和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包袱重、经营成本高、风险程度大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提高资产质量不仅是推进产权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吉林省农信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通过开展以“讲操守,反违规”为载体的质量年活动,从加强员工思想教育人手,完善操作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查重处,综合施治,  相似文献   

7.
珞珈山下,丹桂飘香,东湖之滨,秋枫满园。正值辛亥百年纪念之际,记者来到湖北,不仅是为了缅怀辛亥百年的革命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探寻农信人殚精竭虑、倾心尽力,致力于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事业的奋斗足迹。在这里,记者强烈感受到湖北农信人一种锐意革新求突破的辛亥精神,如长江之水,干百年奔流不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确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会议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符合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一个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课题,也是一个关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今后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一、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情况国有经济主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  相似文献   

9.
农信社经营环境,现有产权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安排和政府职能明晰化等,是事关农信社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总结鲁西地区农信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的建议,以期为农信社改革的继续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产权改革进入组建农村银行机构阶段,各省农信社在组建农村银行改革上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批农信社完成了向农村银行机构的转型,尤其是在明晰产权关系、强化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化解历史包袱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各省农信社发展不平衡,东、中、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农村信用社体系的改革为什么如此艰难?在笔者看来,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也就缺乏逻辑清晰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框架。应该承认,2003年深化改革以来,农信社系统从整体上已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期推出专题,刊登天津滨海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陕西省联社等地方的实践和研究,以及来自农信社和监管部门的不同观点和政策见解,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温州市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工作自2002年3月份始,从瑞安市、苍南县联社被列为全国八个县(市)试点单位,到全辖(除县城及个别经济较发达集镇外)全面铺开,历时一年。期间,本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步实施、逐步放开”的原则,全市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农信社支农贷款在总量上有明显增加,支农服务在质量上有明显改进,取得了良好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率改革工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3月21日—6月21日):人行温州市中支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制定《温州市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工…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业务平稳发展,支农服务进一步改善,总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信社在产权关系、法人冶理、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信社的自身发展和其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何有效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农信社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一)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规范化管理工作,明晰产权。规范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是从信用社历史发展及为农服务这个实际出发,明晰产权。首先对全疆已规范且资能抵债占农村信用社总数80%的558家社进行产权制度改革:1、坚持农民入股为主。农民入股总额应占信用社资本总额60%以上,确保农村信用社为农服务的方向。2、明确资本属性。信用社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入社农民以所持股份对信用社承担责任。股金允许依法转让,但不得退股。3、增资扩股,股权适量集中,重点吸收本县(市)有实力、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加大户,但单个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始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在浙江等8个省(市)试点基础之上推进,至2007年8月10日,全国最后一家省级联社—海南省农信社挂牌成立。它的诞生,标志着农信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2003年开始的农信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经过新一轮的改革后稳步发展,体制机制脱胎换骨,规模、实力、服务、效益、质量、内控焕然一新,监管不断加强。农信社不仅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而且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县域、市域甚至有的省域都占有比较优势。虽然如此,农信社发展的现状离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仍有差距,仍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27日,对于我国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发[2003]15号文件《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正式下发,决定在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8省市率先进行试点,国家正式启动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农信社改革,这是首次触及产权问题的金融改革,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开始由简单的机构功能设计逐步向产权、机制和服务效率等重大问题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9.
省辖市又称为地级市,是处于县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之间的一级政府。2003年农信社改革以来,全国大部分农信社选择了县级联社和省联社二级法人模式,河南农信便是其中之一。受省联社人员和管理能力限制,加之县级联社数量较多,省联社在省辖市地区设立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对辖区内县级法人联社的管理,河南农信在17个省辖市设立了派出机构。所以,在省辖市地区农信社存在以下几种机构:一是省联社的派出管理机构,一般称为市办,如河南农信联社在开封市的派出机构通俗称为开封市办;二是在省辖市城区范围内存在一家或者多家县级法人联社,如洛阳市城区有市区、西工、开发区、吉利四家法人联社;三是在省辖市所管县范围内各有一家法人联社,如郑州市管辖的中牟县有一家中牟县农信联社。笔者认为,这三种机构的改革方向如下:一是省联社派出机构改制为区域审计中心或与城区法人联社合并为一家法人单位;二是省辖市城区内的法人联社应当合并,不应过分强调其法人地位;三是省辖市县域范围内的县级联社法人地位则必须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