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表明,微观审慎监管将经济波动视为外生风险,忽视了金融机构行为本身的系统性内涵,因此,仅依赖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经济稳定增长,应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本文试图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实现方式及作用限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全面反思,宏观审慎监管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系统性风险,已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当前银行监管领域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探索机构,风险、产品"三维一体"的监管架构,其意义不仅是在传统的机构、风险监管之上增加一个产品的维度,而且是希望抓住"产品与交易才是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载体"这个关键点,使监管目标直接针对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从而推动监管体系和监管方法的创新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是全行业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重要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银监会的统一部署,上海银监局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实际,优化机构、风险、产品"三维一体"的监管架构,探索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创新,突出"产品—行为"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这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主要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存在根本性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界携手重新构建金融监管框架,力图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修补漏洞,防止大规模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总体趋势1.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发生重大变革本轮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规则和实践未能有效预防金融危机爆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危机的孕育及扩散。新兴经济体被动遭受危机冲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明显加强,成效显著,但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监法》)明确的监管目标、标准和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学习贯彻好《监管法》,必须转变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促进农村信用社合法稳健发展,从而更好地履行银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实现《银监法》确定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6.
杠杆率作为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关于杠杆率问题的讨论,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杠杆率这一监管工具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欧洲银行监督官委员会(以下简称CEBS)成立于2003年11月,它是统一协调的欧洲金融监管框架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统一欧盟银行监管实践和促进欧盟各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监管存在的功能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然后,结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监管的制度选择问题。最后,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涉农信贷、岗位轮换、条块监管、审慎监管、所有权缺位、贷款规模管理六大问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才有更加可靠的保障在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上,监管当局和行管部门制定了若干监管规则和指导意见,但一些规章制度执行效果欠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觉得"身体不适"。出现如此局面,与监管理念、监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监管分局作为银监会的派出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按照审慎原则对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依法查处和取缔擅自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的活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实现科学的区域监管模式以保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产权模式的转换,合作金融监管的主体、环境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顺应新的形势需要,及时转变监管理念和思路,切实加强和做好合作金融监管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监管效率,就成为基层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转变监管理念●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和合规性监管并重转变。在确保农村信用社合规经营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监管意识,大力开展“抓降”、控制单户大额贷款、增资扩股等监管工作,不断提高防化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由全面出击式监管向“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监管转变。在机构监管上,从整体性监管转到实施分类监管,突出高风险地区、高风险单位、高风险点的监管;在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上,从面上任前审核监管转到强化法人代表的事中考核监管;在业务监管中,逐步由监管负债业务向监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转变;在风险监管中,逐步把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已经走过(合规性)监管、资本监管和风险监管三个阶段,银监会也吹响了由合规性监管向以风险监管为主转变的号角。但是,相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监管而言,这种转变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还只能是一种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县域金融监管之困,在于县域金融监管体系没有理顺,缺少法律支撑,缺少监管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机制;破解之道在于对症下药自古就有"县乃国之基"、"郡县冶,天下安"之说,如今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县域金融总量迅速增加。要想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金融业并购看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中国改革》2001,(4):70-71
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三大变化:专业化金融机构与多元化金融机构并存,且后者日益重要;各类金融机构普遍加强金融信息技术投资和发展电子(网络)银行;实现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基础上,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简要说明了我国实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监管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是防范和化解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农信社在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经营风险日渐显现。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将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工作重点从对其改革进展的监管逐渐转移到风险合规监管上来。  相似文献   

19.
银行监管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管是合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的监管队伍是新时期合作金融监管工作的迫切要求。为提高合作金融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2005年11月17日至24日,中国银监会在京举办了首期合作金融高级监管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了合作金融机构监管人员三年连续培训计划。在首期培训班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副主席李伟作了重要讲话;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与风险监测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银行业监管的最新发展和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等作了专题授课;世界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蒙古农业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专家分别讲授了合作金融的最新发展及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农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环境和风险管理等课程,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为满足广大监管人员学习业务的需要,本刊将陆续刊载领导和专家的授课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 长效机制的构建基础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条款要求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实际,现阶段建立银行业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已经有了多层面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