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当下社会的最强音,文化产业以其与生俱来的优势与众多产业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传媒产业的发展与低碳经济之间不断地碰撞、接触、渗透,从而能够极大限度的促进二者的跨界融合,为低碳环保理念的传播、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传媒产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资源、能源消耗极大的产业,传媒产业树立低碳观念、践行低碳之路,通过科技创新及模式创新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低碳型、绿色经济型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意元素.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文章从文化产业内涵以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融资渠道,创新开放性战略等产业发展要旨.  相似文献   

3.
田新玲 《价值工程》2011,30(33):6-7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扩大公众消费需求、推动中国文化资本全球化,是陕西文化产业应该抓住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其他产业的能力,推进产业融合进程;与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接轨,既能把国外文化"引进来"又能使陕西文化"走出去";提升城市传媒整合能力,促进市民消费,争取把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杨珍 《价值工程》2011,30(26):301-302
创意产业在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让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朝向文化生产力的竞争趋势发展,创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但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创意文化产业,这无疑是产业发展的一大遗憾。力求振兴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正是中国现代传媒发展的大背景。目前中国的"创意设计师"在化产业中虽远未成形,但是已经是呼之欲出!城市"创意设计师"的成功定位和开发,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博婵 《经济界》2008,(6):90-94
本文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产业各种定义方式、命名方法加以对比和分析,得出其中的异同。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发展脉络——从文化到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从政府部门到私人部门——进行了详尽的表述。最后,阐明了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创意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一贯为美国所重视,仅居其军事工业之后,列第二位,在出口方面则为第一大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电影电视产业、传媒集团产业、音乐唱片产业和旅游娱乐产业。  相似文献   

7.
媒体竞争的态势日益加剧,尤其近年来,美国传媒业掀起了大规模的重组浪潮,重组构建"大文化产业"已成为国际趋势。所谓"大文化产业"是将电影、电视、报纸、刊物、广播、网络等传媒产业与广告业、娱乐业旅游业乃至玩具制造业等整合起来,重组构建一个巨大的传媒文化集团。从本质上讲,这种重组构建实际上是将上、中、下游的产业众向一体化,代表国际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或新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3,(6):21-25
低碳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服务的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低碳视角下,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与低碳创新政策四个维度构建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 17.0,对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创新政策、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与物流产业集群服务低碳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低碳技术创新对低碳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政策,而且低碳创新政策、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物流产业集群服务低碳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产业运行的“血脉”,对促进文化市场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属性、特征及投融资体系现状,以文化产业发展亟需金融创新为逻辑起点,在吸收与借鉴美、英、日、韩等国家文化金融服务模式与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大融合、大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产业的低碳升级是低碳经济题中之意。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工业比重大且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是其突出问题,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产业低碳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产业低碳升级为支撑和切入点,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采取有效举措以改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结构,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雨卓 《价值工程》2015,(6):162-1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和文化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和文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二者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因此国家为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两大产业以支持,同时积极努力的引导两大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但是,在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时,要根据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客观情况制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创新产业模式、增加产品内容、打造地区品牌,突出当地发展特色,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内部多产业的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地区两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梳理大数据与文化产业创新指标,构建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月度时间序列的STR模型,验证数据赋能与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赋能增速提高对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大于数据赋能增速下降对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冲击,其影响具有结构变迁非线性;检验数据赋能对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产生的“阈值”效应,在数据赋能增速趋近零时文化产业创新效率转变较快,其影响具有速度增长非线性。将非线性理论内嵌于文化产业创新,分析大数据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数据赋能文化经济理论与STR模型的产业应用提供双重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8):151-15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更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与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却是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产业基金的运行特点入手分析产业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又极大程度的推动了金融创新.其中,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本文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新理念、构建碳交易市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其本质是技术、制度与管理的综合性创新,具体表现在低碳技术与思想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中规模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所谓支柱性产业,基本指标要求是占GDP比重达5%以上。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综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三峡工程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有效途径:努力转变和创新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城镇低碳经济,加大植树绿化力度、提高碳汇能力,有序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碳交易机制;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建议: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推进法规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统筹规划、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凝聚共识、共同参与和实施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8.
陕西文化产业在投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文化产业难以获得发展资金、投融资渠道不畅等。主要原因是文化企业规模小、现有金融体制缺乏创新、文化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缺少交流合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创新,需要文化企业本身做强做大,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需要整个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挥衡水文化特色优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可极大促进衡水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从衡水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发展优势、对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政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改革已经进入新一轮整合阶段。改革的深入,必然导致我国传媒产业政策的变动。我国的传媒政策一直对传媒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传媒政策的创新与转型关系到我国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本文就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