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峥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10,(4):21-21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都带来了重大挑战。如何未雨绸缪,在我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创新,主动防范潜在风险成为本次“两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
王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13,(11):14-23
十年前,国外媒体关于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的评价铺天盖地,悲观情绪弥漫。十年后,中国已经有100余家银行跻身世界前1000家银行之列。十年前,农村信用社大部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发展受限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 相似文献
3.
赵小伟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11,(24):51-53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Ⅲ),并要求各成员经济体两年内完成相应监管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2019年1月1日前全面达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 发展动态及我国的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一方面积极探寻应对危机的举措,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危机产生的根源。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2日,银监会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指导银行按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四大监管工具执行新监管框架标准。为推动银行逐步有序地向新监管标准过渡,各地银监局利用新四大监管工具对辖内的中小法人银行进行了测算,并研究了新监管标准对银行的影响。本期"银行监管研究"栏目以"新监管标准下的中小银行"为题进行了专题探讨。一方面,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法人银行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分别选择了发达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机构(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并利用新监管标准对其进行测算,由此基本反映出全国的整体状况。同时,通过测算结果,分析新规则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