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议在乡村设立国库券发行、兑付点杨建国,郭建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手中的钱渐渐多了起来,家庭投资已成了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在时下最为流行的股票、银行储蓄和国库券的三种投资方式中,被誉为“金边债券”的国库券,成了城市居民投资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1991,(3)
<正> 对于取缔黑市交易国库券,石恺撰文指出,必须完善国库券兑换市场,发展证券市场。目前,全国已发行国库券及各类国债共1000亿元,今后,还将增加。因此,急待发展以国家债券市场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国库券的期限以一年为宜。变个人认购为金融机构代销,增加证券专营、兼营机构和代理点,全国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以保证交易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国库券承销方式应予改变邱启鸿,童玉珍为了解1996年的国库券发行情况,以利合理调度资金,最近,江西赣州市人行国库股对赣州市发行国库券的机构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1996年凭证国库券的销售情况。一、基本情况1996年,赣州市的国库券发行经历了从红火到冷...  相似文献   

4.
<正> 国务院决定,“七五”期间继续发行国库券。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也指出,发行国库券要长期搞下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预算外资金和城乡人民储蓄迅速增长。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把社会上的一部分资金以国家信用方式吸收到国家财政手中,用以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有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因而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从1981年以来已经连续六年发行国库券,从今年起就要逐年还本付息,而且由于从1985年起每年发行的国库券总额上升到60亿元,并提高了国库券利率,偿还年限也由6—10年缩短为发行五年后一次还本付息,这样,在1990年国  相似文献   

5.
国库券与现代市场经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4年,国家计划发行国库券1000亿元,数量激增;同时,中央银行将结合金融体制改革,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正式介入国债市场。这标志着我国国库券市场化的工作将跃上新的台阶,国库券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的交汇点;标志着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调控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基础货币的吞吐将由传统的扩张容易收缩难的信用放贷方式转为主要依靠买卖国债的方式。因此,在这事关全局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国库券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准确  相似文献   

6.
范满志 《经济师》2009,(11):219-219
从2008年开始,陆续推行由人民银行直接办理无记名国债兑付业务,这是在原商业银行负责兑付的基础上增加的又一个兑付通道。人民银行直接办理无记名国债兑付,既解决了无记名国债兑付难问题,又拓宽了人民银行服务领域。文章对国债兑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证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就证券业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对商业银行筹资的影响自1981年我国发行国库券始,我国证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品种逐步增加,已由原来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现在的国债、企业债券、投资债券、建设债券、股票、产权证等;金额逐渐扩大,由最初发行国库券48亿元发展到现在每年各类证券发行4000多亿元的规模。证券市场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了,对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起…  相似文献   

8.
“海发行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海发行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6日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并委托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从6月30日起,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对原海南发展银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和境外债务实行登记兑付。截止7月27日,已兑付应付总额的78%,其中77%转存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每天的兑付量已从开始头几天的3亿多元人民币回落到2000万-3000万元人民币,整个兑付是在平静的状态中进行的。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正在对机构和企业存款者的债权登记确认。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迄今已历时七年,先后累计发行共360亿元。国库券作为财政信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现阶段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一方面它介入国家财政资金的运行,成为平衡财政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回旋余地,提高了财政收支弹性,间接地支持了以减税让利为重要内容的微观经济改革;另一方面它于分散中求集聚,化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汇集了可观的预算外资金和居民闲置资金,直接用于重点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远看,国库券还为长期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洪斌 《新经济》2014,(21):15-15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媒体陆续爆出各类信托产品的负面消息,其中与房地产项目相关的信托负面消息最多。今年以来,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的事件不断出现,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高峰越来越近,可能在今年七、八月份迎来一波高峰。不排除有信托公司在“兑付大考”中折戟。而在2015年迎来创纪录的偿还规模,达到2035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今年到期金额1090亿元的两倍。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刚性兑付被视作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扭曲性特征之一,然而刚性兑付这一隐性规则在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之初就存在。本文研究表明,刚性兑付的作用在中国影子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差异,决定因素是刚性兑付的资金来源。早期刚性兑付的资金主要来自资管机构的自有资金,刚性兑付把资管机构变成投资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不仅倒逼资管机构审慎投资,也让投资者对资管机构产生了信任,因此早期的刚性兑付既是一种自律机制,还是一种信任机制,让中国影子银行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资管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资管机构自有资金的增速落后于资产规模的增速,以至于在一定时点后资管机构不再能够以自有资金维系刚性兑付,只能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可持续,反而会诱发风险、掩饰风险,此时政府应当强制打破刚性兑付。本文能够为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影子银行和刚性兑付态度的转变,以及2018年资管新规“破立结合、双管齐下”的治理逻辑提供解释。  相似文献   

12.
债券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筹集融通资金的工具。我国自1981年首次公开发行国库券以来,债券发行工作已经历了7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债券形式大体上已发展为国库券、金融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重点企业债券五大类。  相似文献   

13.
截止到1988年底,我国已连续8年共发行国库券450多亿元,对增强财政资金有偿使用的商品经济观念,广泛聚集资金,加强国家重点建设,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不断扩大国库券发行量,增强国库券作用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期的形势,为解决这一期间将要遇到的清偿资金不足问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国库券交易中心于1988年6月开放营业,它是继上海、沈阳、重庆、武汉、广州、哈尔滨、深圳七城市之后组建的,山西省最大的国债交易市场。目前,它在全省分设15个分理处、营业点,主要任务是统一办理国库券中介转让,经营国库券的自营买卖、代理买卖和周转金的融通使用,其交易过程主要由挂牌、交割、会计核算和库存调节组成。截止1992年6月获利2000余万元,人均创收16万元。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国债规模与结构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数量历年不断增加,而且发行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最初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公债、定向债券等种类。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发育壮大.到1991年4月,全国已有专业证券公司46家,证券营业部700多个,并在各地金融机构设立了大量代办点.证券品种也从单一的国库券渐趋多样化.截至1990年底,包括国库券、建设债券、金融债券、重点企业债券等在内的各种一年期以上的证券,已累计发行1757亿元.1990年证券转让交易额已达136亿元.实践证明,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建立和  相似文献   

17.
基层单位国债兑付的难点及对策常忠武一、单位国债兑付的难点1、兑付行有推兑、拒兑思想由于单位国债数额较大,又值我国金融体制由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时期,各经办行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的推兑、拒兑思想。今年国债兑付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刚性兑付"规则推动了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但该规则违背了相关法规精神,监管导向及金融机构为维护其信誉的动机是其主要成因。面对严峻兑付危机,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功能理论是理解"刚性兑付"规则利弊的关键。在我国目前金融功能资金循环链出现断裂的前提下,"刚性兑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连接金融功能资金循环链的作用。从长远来看,破解我国"刚性兑付"困局的治本之策在于重塑金融功能资金循环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们已经养成了信任银行的习惯,往往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像对待存款一样不多加考虑.而理财产品巨亏事件层出不穷,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日华夏银行因为一款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而备受质疑,使理财产品的信誉风险面临触礁窘境. 千万本金到期无法兑付 因购买由北京通商国银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通商国银")发行的名为"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2012年11月30日,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在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门前进行声讨.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杨百万,在早期的上海股市,可谓无人不晓,他发财的传奇故事,更为人所津津乐道。而近几年,他似乎销声匿迹了.于是有关他的种种猜测也在悄然传扬,有的说他倒卖国库券犯了法进了大牢,有的说他炒股破了产变成了穷光蛋,有的干脆说他身患不治之症已经死了,反正没一个说他好的。杨百万何许人也?他原先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仓库管理员,1988年8月辞职,开始专事国库券买卖,一年下来,他赚了一百万,之后他买卖国库券,进出总是一百万,于是人们便称他为杨百万,他的本名杨杯定,反而少有人提及了。做国库券发了大财,他又去炒股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