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国际石油项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净进口量逐年递增,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开发、确保我国21世纪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和在海外石油资源中拥有更多的份额油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项目评价既是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首要内容,也是合同执行中各个阶段进行勘探开发决策和制订石油资本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开展国际化石油资本经营的实践和理论,本文论述了国际石油公司项目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着  相似文献   

2.
在实践中,外国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获得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权较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招标、公司转让和资产转让。通过投标方式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是目前在哈境内较为通用的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的方式,但目前已不如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容易且条件优厚了。随着哈经济发展及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哈政府不断修订本国的能源政策,并调整政府合同中的财税规定,以此加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投标签订新的油气勘探开发合同,石油公司也将举步维艰。以资产转让方式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也面临着相同的局面。通过公司转让是外国公司进入哈油气市场的一条捷径,可以避免与政府谈判合同条款,保持了原合同规定的优惠政策。中国公司从1997年开始进入哈油气市场,其油气勘探开发权基本都是通过公司股权转让方式取得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财政部最近一次对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政策的调整是2015年1月1日,至今已7年有余。与当时相比,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内勘探开发情况和石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石油特别收益金政策已具备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空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气勘探开发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考虑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回升,针对国家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政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到75美元/桶;二是按照不同资源禀赋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对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特低渗透率、超深等常规资源取消石油特别收益金;三是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计价标准由“美元/桶”改为“元/吨”。  相似文献   

4.
适应市场经济改革推行油气储量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情况看,西方国家的石油企业对油气储量普遍采取资产化管理,即:将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作为资产来运营,同其他形态的资产一样,对其勘探获得(购置)、使用(开采消耗)、转让(出售)、收益(获利)等,按经济规律进行管理。就我国而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油气储量的管理从单纯的实物量管理向实物量和价值量相结合、以价值量管理为主的资产化管理方式转变,使油气储量作为一种商品走向市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取得收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利于石油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合理开发利用油气资源,有利于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能源危机一浪高过一浪。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本国和境外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而勘探工作是整个油气生产活动的起点,对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北极海域合作开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北极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西西伯利亚老油区产量不断递减的情况下,开发北极大陆架油气资源成为俄罗斯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俄罗斯两大国有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瓜分了北极海域几乎所有的油气区块.为了解决北极海域开发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他们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积极与国际石油巨头展开合作.伯朝拉海普里拉兹罗姆油田的投产以及喀拉海上的巨型油田发现,预示着俄罗斯的北极开发战略正在稳步实现.但2014年开始的美欧制裁使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退出这一地区,同时国际油价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俄罗斯的北极海域油气勘探变得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随着国内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国际油价的不断飚升,为找到可靠的油气资源后备储量.我国已把近海区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作为国家的能源政策之一。由于我国近海区域油气资源丰富,而探明的储量仅为总储量的10%,勘探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沿海各陆地油田有权对沿海岸水深15m以内(一般称作浅海)区域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水深15m以上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一般称作近海),所以这些年来,环渤海地区的胜利、大港、辽河、冀东等油田都陆续开展了浅海区域的油气勘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浅海(近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是高成本的工程项目,工程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并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风险,所以提高勘探和开发的工程质量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目前产量与需求量严重失衡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探明程度低,探明可采储量严重不足,石油消费增长失控,其中资源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庆油田发现后的30年中勘探投入不足,特别是勘探开发改革滞后造成的。为此,建议建立有力、有效和有序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同时确立以优化石油消费来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加强宏观调控,扭转石油消费的恶性膨胀。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模式以及最新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定义与作用,分析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简述了各种合同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差异。在总结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演变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演变的基本趋势,如平等互利、趋同性或可竞争性、标准化与一定的可谈判性、轮次性或时期性、可调整性、灵活性与稳定性、收益与风险的均衡性、内在协调互补性等。在油价持续攀升的刺激下,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一些传统合同模式的应用受到抵制;资源国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甚至对合同进行重新安排;资源国参股比例提高;油气资源国有化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10.
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的家族中,一直居于无以替代的当家地位。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命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的拥有量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油气资源是石油工业的基础,而勘探则是获取资源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油气资源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油价的强烈冲击以及油气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对油气资源勘探提出了新的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加快油气勘探步伐,提高油气勘探效率,找到更多更优质的油气资源,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保障国家能…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模式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定义与作用,分析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简述了各种合同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差异.在总结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演变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演变的基本趋势,如平等互利、趋同性或可竞争性、标准化与一定的可谈判性、轮次性或时期性、可调整性、灵活性与稳定性、收益与风险的均衡性、内在协调互补性等.在油价持续攀升的刺激下,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一些传统合同模式的应用受到抵制;资源国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甚至对合同进行重新安排;资源国参股比例提高;油气资源国有化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攀高的运行态势,创下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但影响相对有限,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展望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到20美元/桶的水平也不大可能,预计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在建主石油储备、开发海洋石油、开征燃油税、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与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以及“走出去”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因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有关国家油气矿权管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于进入油气工业的主体没有身份限制,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仍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拥有矿权为主,在开放油气资源开发的同时,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从严监管.加拿大矿业管理部门分为联邦和省两级,在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对矿权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拥有油气勘探开发权的公司在一定时期后必须将未进行勘探开发的油气勘探开发权返还给政府.俄罗斯的资源管理从分散逐渐趋向统一,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诉求.委内瑞拉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国有化运动和管理机构改革,使政府的石油管理权限几乎涵盖了石油产业链的全过程.上述国家矿权管理制度及其演变对我国的启示是:油气矿权管理制度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手段之一;油气资源矿业市场的建立和有效运作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面对国内外不同的矿权管理变化趋势,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创新管理,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近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受高油价的驱动,世界石油生产开发步伐加快,产油国油气开发势头强劲。各石油主产地区均在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如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与此同时,非欧佩克产油国也保持着强劲的石油生产。尽管世界石油供应相对充足,但受石油市场大量对冲基金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今明两年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石油钻井市场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油气需求旺盛和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下,不断增加的油气勘探开发(E&P)投资使国际石油钻井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从而使钻井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的工作量增加.2004年全球石油钻井市场总规模达到980亿美元,其中钻井技术服务市场、海上钻井承包和陆上钻井承包价值分别为752亿美元、134亿美元和94亿美元.国际石油钻井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使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司增多,使一些钻井承包商收入和利润减少,甚至亏损.面对竞争激烈的钻井市场,钻井承包商通过调整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作业质量等措施,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国际钻井承包商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值得我国石油公司在规划海外钻井市场业务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石油合作在勘探与开发方面主要有租让制合同和合同制合同等几种形式.对世界石油合同范围内的3种主要合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统一合同模式和净现值表达公式,这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快速评价、确定油气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及时把握投资时机、准确进行投资决策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致密油气到页岩油气——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之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3):9-15,109
与国外不同,中国多把致密油气与常规资源放在一起统计.致密油气已在美国和中国油气产储量,特别是待发现资源量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中国在水平井和压裂两大技术系列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造成气价下跌,这促进了页岩油的发展并使美国的石油产量由长期下降转为上升.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教训显示出管理体制不顺和市场环境缺失是阻碍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首要因素.应尊重不同类型资源共生/伴生的规律,在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发展中倡导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页岩油气开发在中国研究程度尚很低,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在尊重勘探程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成为全球石油行业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深水油气开发阶段.中国石油的海洋油气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从浅海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但实际工程技术能力与国家发展海洋、走向深海的要求相差甚远,深水工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显.国际原油价格跳崖式下跌以来,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量价齐跌,给公司的海洋油气业务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国家正在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部署,又给海洋油气业务带来了机遇.建议中国石油利用此次海洋装备制造相对低价的机遇期,稳步发展海洋业务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深水能力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SIPC)是中国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行使上下游对外投资和管理职责。SIPC始终坚持以实施中国石化集团海外发展战略为已任,对中国石化集团海外投资实行集中决策、统一管理,不断加大跨国油气资源开发力度,海外油气开发项目进展迅速,项目实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而在油气供应来源、开采成本和消费价格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前石油供应的最紧迫风险并不是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而是在需要投资的地方缺乏应有的投资。尽管上游油气行业的名义投资额一直在快速增长,但其中很多是为了对付成本上升和现有油田加速减产而耗费的。此外,大多数投资都用在高成本储量的勘探和开发上,因为很多重要的油气资源国都日益依赖国家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已经很难获得便宜的油气资源。世界多数地区的石油资源都在减少,而且所有地区的产量都在加速下降,因此要想以合理的价格满足世界需求,关键在于能否增加勘探开发成本低的国家的石油产量。无论是资源潜力还是需求压力,天然气的情形都要好于石油,但类似的矛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