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贸企业进行易货贸易是通过与国外贸易伙伴签订合同作为交易执行的法律依据。合同中价格条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双方的经营成本和经济利益,因而价格是双方最为关注的事情,是贸易谈判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谈判人员在谈判中除了应当掌握国内外市场形势,商品的价格信息,运用一定的谈判策略和谈判技巧之外,还必须熟悉进口商品销售成本的构成,运用较为科学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以便根据对方的报价迅速、准确地测算出该种商品销售成本,再与国内市场销售价格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利可图、利润高低,做到“心中有数”,再据以经过谈判、协商达成协议并以合同形式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13,(22):25-26
一、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目前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普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下称"示范文本")。该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合同附件四个部分组成。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通用条款"十分重要。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注明合同用语的确切含义,引导合同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  相似文献   

3.
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基本概念的比较 (一)共同点。1、两者都是中外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经济联合体。中外双方谈判成功后,经过一定的法律手续,即组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企业的资本由双方共同投入,经营管理由双方共同负责。2、两者的出资方式基本相同。外方一般提供资金技术和主要设备;中方一般提供场地使用权、厂房、次要设备和劳动力等。但对合资企业,中方一般还需提供一定量的资金。3、两者都实行有限责任制,即每个投资者对企业所  相似文献   

4.
外合资经营企业是由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共同投资设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即可以现金出资,亦可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外国合营者的实物出资是指外方以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等有形财产作价出资。虽然截至1997年底,外资企业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了合资企业,但合资企业仍是外商在我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业已设立的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的争议集中在出资方面。而出资方面的常见争议往往因外方的实物出资产生。本文试图对我国关于外因合营者实物出资的法律规则加以系统阐述和必…  相似文献   

5.
浅议合作经营企业的特征和组织管理聂名华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是由两国或两国以上投资者在一国境内根据东道国有关法律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各方有关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和风险责任等都是按共同协商的合作经营合同来确定。它与合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6.
消极担保条款广泛存在于国际商业贷款合同中,借款人向贷款人保证,在其偿清贷款前,不在其财产上设定有利于其他债权人的担保权益,从而使贷款人的债权利益得到维护。该条款在具体操作中的尺度和范围直接影响贷款双方的利益,需要在谈判和签署过程中谨慎把握。  相似文献   

7.
王东玲 《中国经贸》2013,(8):258-259
合营企业主要指的是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对某一经济活动予以同时控制,一般由两个或诸多企业或个人共同投资所构建的集团企业,该被投资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必须交由投资双方或者诸多方共同决定来完成。本文首先指出了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种模式,其次制定了加强集团公司合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务谈判双方以"做蛋糕"的谈判理念做大谈判的合作利益,然后根据谈判实力和利益分配标准均衡和公平分割合作利益。谈判实力是由一方所在企业的实力、谈判人员谈判艺术的运用和谈判的环境因素构成的。利益分配标准是独立于谈判双方意志之外并事先经过谈判双方认可和接受的评判双方利益得失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指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根据中国法律,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以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相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模式。笔者认为此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现将其分析如下: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风险承担方式从风险种类来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风险承担(一)非商业性风险:政治风险境外直接投资,是投资者面临国内投资通常所不具有的风险,它是由投资所在东道国及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对合营企业采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对合作企业外方和外商独资企业采用《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两套税法在税率和优惠待遇上不同,从而在实践中造成很大矛盾,不利于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这就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来代替现行的这两个税法。  相似文献   

11.
商务谈判师,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从事谈判的专业人才。他们利用谈判技巧、语言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为本企业与其他个人、企业的买卖活动进行沟通和谈判,使自己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并实现愉快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商在合作企业中当年未按合同出资的比例最近几年皆占50%左右,出资违约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博弈模型研究外商投资与中方的互动行为,揭示外商未按照合同出资的中外双方博弈过程。本文模型的分析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加强对合作经营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宋杰 《中国招标》2012,(35):30-32
一、仔细阅读使用的合同文本,掌握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目前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普遍采用建设部与国家工商局共同制定的GF一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合同附件四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董晓娟 《魅力中国》2014,(6):332-332
商品房购房合同一般为卖方制作的格式合同,其内容上隐藏着众多不平等条款,只有科学分析购房合同,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违约甚至是上当受骗的情况。购买房屋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能仅看见眼前的利益,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谨慎投资。本篇论文将对购房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的形势出现巨大转折的一年,从总的情况看,厦门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的方式主要是结合老企业改造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兴办外资独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在兴办中外合营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方面,1984年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格局与新趋势。扼要地说,趋势之一是投资额大的项目激增。1984年的投资项目中,投资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订单农业的发展,对搞好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交易行为、保护交易双方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运行中产生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订单兑现率低;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信息等服务和有效的监管,合同双方利益受损现象经常发生,农户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有甚,有些企业利用订单农业.进行合同欺诈,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谈判专家费雪&;#183;尤瑞明曾经指出:“每位谈判者都有两种利益:实质的利益和关系的利益”。合作共识、互惠互利,会使谈判双方既得到实质的利益,又能获得关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外贸易往来的频繁,使得商务谈判变得日益重要。文化因素,是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谈判双方的重要差异根源。因而在商务英语谈判中,注重双方的文化差异,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多手准备预案,以及礼仪上的真诚、尊重地,对促成谈判双方的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扬波 《北方经济》2011,(14):35-37
私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加剧了劳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双方利益合作。基于此,本文运用博弈模型论证双方在动态的利益博弈中是如何实现双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认为,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关键是增强工会的组织效能和利益谈判功能。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工会组织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中外合资企业有四种管理形式,即中外双方共管型、外方承包型、中方承包型和第三方承包型。大多数合资企业采用的是前两种经营形式。由于中外合资企业是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组成,其产品往往也要参与国际竞争,因而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合资企业。同时,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手段是我国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重要目的之一,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摒弃落后的管理方式,向国际化管理迈进一步。然而,目前在合资企业的管理中,尤其是在共管型和中方承包的合资企业管理中,却出现了。国产化”倾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同化”现象。一、合资企业管理“国产化”的表现1、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名实难符。董事会是合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6条规定:“董事会的职权是按合营企业章程规定,讨论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