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汽车与社会》2014,(27):109-109
近期,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公车新能源化改革、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电价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使得新能源汽车市步入政策“蜜月期”。业内人士预测,电动汽车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事实上,尽管政府部门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种种利好,新能源车私人消费的真正市场化启动,仍然处处碰壁,消费者观望情绪严重。在新能源汽车黎明到来的前夜,企业仍须突破层层阻碍。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是一个接一个,先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在3月7日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与此同时,科技部发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以下简称电动汽车“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纯电驱动”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纯电驱动汽车销量要实现占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周微新闻     
《商用汽车新闻》2014,(6):22-22
【各地酝酿“金援”细则新能源汽车有望迎爆发拐点】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和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正步入行业发展的“春天”。马年春节刚过,新能源汽车市场“马上出彩”——财政部等四部委最新通知将2014年和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的降幅较原方案缩减了五成。业界普遍认为,这一调整符合市场预期,显示了政府的支持力度。伴随后续各地方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应该还有突破空间,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今年迎来爆发拐点,并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和业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众汽车“‘Think Blue.蓝·创未来’高尔夫电动车交流与试驾会”于2013年1月22日至24日在海南石梅湾举行。大众汽车通过新能源汽车与未来技术交流和高尔夫电动车试驾体验,向嘉宾分享了大众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钟师 《汽车与社会》2011,(13):I0028-I0030
中国汽车业在技术创新上未必有什么独领风骚的绝招,但在“概念创新”上却不乏没有“独创精神”。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就是明证,除了核能是人类通过复杂的原子能技术生成的特殊人工能源外,其他的能源都是拜大自然的恩赐而已。已知的都不是什么新能源,未知的不可能先用到汽车动力上、所谓“新能源汽车”概念不过是电动汽车披上的一件炫目的“皇帝新装”,  相似文献   

6.
《商用汽车新闻》2011,(23):20-20
据报道,深圳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案中的一个创新,是设立了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碳账户平台”,完成对新能源汽车低碳减排公益补贴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2009年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汽车企业最热的一个词汇,也是各种车展、论坛、研讨会等等技术活动里的热门话题。如当今世界最常用的一个词“创新”一般,如果哪个车企没有或没有提到新能源汽车就落伍了一般。有不少企业以前对新能源汽车认为是不现实的乱想,到如今也成了真正的“研发者”。于是忙坏了老外,将关键零部件拿到这些企业的整车上组装。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此发展起来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将是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兴的巨大市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最大瓶颈之一,就是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当薄弱。虽然“十城千辆”等项目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破冰之旅,但由于受充电站的限制,目前我国示范的电动汽车只能在规定的线路上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人们追逐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的目标。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财税政策上的支持。截止到目前,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销量也屡创新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企业比较依赖国家给与的各种补贴,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力度正在逐年降低,后续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的调整值得关注。文章以文献角度梳理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的影响,总结财税政策之前对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影响,针对财税政策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象和本质     
现在,新闻越来越让人抓狂了,好在大家都已经不那么较真。比如,“虽然不需摇号,新能源车北京依然遇冷”、“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在即”,同一家媒体,同时出现这样的新闻,你让我说啥好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换电(更换动力电池)模式的认识“褒贬不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乐观,换电市场潜力巨大;利好政策将加速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电池制造技术不断突破,换电技术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主体、合作模式均呈现多元化。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进入换电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参与模式、盈利模式单一,短期内很难实现可观盈利。换电模式面临的挑战包括:“通用换电”模式的落地和推广还需时日;乘用车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换电站面临建设、运营成本高,难以盈利的问题;换电模式将面临传统油气能源、新能源以及其他补能技术进步的多重挑战。建议中国石油企业谨慎入局换电市场,目前应以积累经验为主;加强与掌握资源、技术或客户的新能源车企合资合作以降低风险;充分调研各地区充换电市场,优先在大中型城市规划试点换电网点,在新建和改建加油站网络时,统筹考虑站点的充换电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中国机电工业》2010,(12):17-17
43.27亿 长安汽车43.27亿设新能源汽车基地 长安汽车11月22日公布公告称,公司在北京注册了分公司,名称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公司”,产品方案确定为乘用车,包括轿车和城市SuV,以及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3.
3月7日至3月14日,“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威就展在北京举行。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企业。携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客车参加此次展会。  相似文献   

14.
年第期中国机电工业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汽车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各国科学家正在寻求并实施用“绿色汽车”来替代燃油汽车的计划,实施把燃油汽车挤出公路这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宏大工程,一场充满硝烟的“绿色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之战正在拉开帷幕。一、“绿色汽车”———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交通工具汽车的绿色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能源多样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减少对不可再生石油能源依赖的过程。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施“绿色汽车”开发研制的国家之一。早在80年代初,为解决汽车新能源问题,日本就着手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人们纷纷感慨太慢了些,望穿秋水的等待仍然没盼来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元年”。诸多政策表面上很美,却都经不起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16.
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生态环境的一再恶化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推,“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起步晚、投入大、研发历程漫长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其推广因而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7.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两高一强”的发展阶段,对成品油的替代呈现“一家独大”的现状。将全国分为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华北六个区域,构建“长期看保有,中期看销量,短期看运营车”的分析框架,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对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新能源汽车的成品油替代作用展开细化分析研究。建议成品油销售企业根据各区域新能源汽车发展特色制定油品销售规划,分区域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布局与建设,同时助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推广工作,以应对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的替代,加快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10月17日~21日,“2014中国国际节能汽车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以下简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在京开幕。宇通携旗下纯电动客车明星产品——E7(ZK6701BEVG3)和12米纯电动(ZK6125BEVG4)参展,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9.
林晓 《汽车观察》2014,(4):66-67
在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的时候比亚迪开始起跑了,王传福相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是可以媲美特斯拉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虽然同比增长40%左右,但是也分别只在1.7533万辆和1.764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中乐观指出,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可能有所回落,但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新的增长亮点.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曾说:“中国想成为科技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是名不副实的.作为中国民族汽车制造业的一员,如果不能在这个领域内改变目前落后的民族汽车工业现状,我们将羞愧难当.”的确在新能源汽车之路上,比亚迪一直是坚持不懈的,它的新能源汽车之路不仅呼应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期望也是呼应了整个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11,(7):120-120
6月25日,以“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汽车节能改造和新能源汽车最新科研成果展示交流的“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人大常委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陈佳贵、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等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了精彩的开幕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