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斌荣 《数据》2002,(9):28-28
2002年4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中学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2.
孟斌荣 《数据》2002,(6):24
住房问题是当前百姓关心的热点,为了逐步做到"居者有其屋",市政府下属的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统计局在1995年联合下发了(1995)1494号"关于计提职工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基数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通知中指出:"为便于做好住房公积金的计提、核定工作,现将工资总额的组成作以下规定,请遵照执行."在通知中明文规定工资总额的构成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的现行规定执行.单位计提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工资总额按市统计局"劳动情况表"(104表)的统计口径为依据.各单位向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报送职工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表时,应以报送统计局的劳动情况表(104)表为准.  相似文献   

3.
王光 《数据》2003,(12):41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称为"三险".按照国家规定,此"三险"的缴纳金额以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按一定比例计算.当前,劳动部门在核定缴纳金额时,是以统计部门的<劳动情况表>(I104表)做为核定的依据,这样就使企业"三险"与"劳动报酬总额"发生了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郭晓芳 《数据》2001,(5):26-26
案例一 2000年,某公司因瞒报1999年"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被处以警告并罚款贰千元. 一、调查经过 1.2000年8月,市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大队到某公司进行日常检查.检查了该公司1999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数据.检查的指标是<劳动情况表>中"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查阅了该公司1999年劳动工资统计台帐、管理费用明细账等有关资料.经查:1999年"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上报数为2704764元,检查结果为3170786元.  相似文献   

5.
冰融 《数据》2002,(4):27-27
2001年7月,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事业单位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31.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04.8万元,瞒报了26.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1.4%.  相似文献   

6.
孟斌荣 《数据》2002,(10):21
2002年4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宾馆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及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922.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747.9万元,瞒报了174.2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8.9%.  相似文献   

7.
冰融 《数据》2002,(6):24
2001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集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4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476万元,瞒报了166.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0.1%.  相似文献   

8.
孟斌荣 《数据》2003,(7):39
2003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公司的2002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1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58万元,瞒报了54.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为6%.  相似文献   

9.
孟斌荣 《数据》2003,(2):94
2002年6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大厦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查看了该单位财务科目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管理费用等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343.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15.8万元,瞒报了127.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7.1%.  相似文献   

10.
孟斌荣 《数据》2002,(1):31
在2001年7月份的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中,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医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财务的收入、支出明细帐;医疗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药品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369.6万元,而其上报数是920.9万元,瞒报了448.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2.8%.  相似文献   

11.
丁瑄 《数据》2003,(5):42-42
2002年8月份,丰台区统计局执法小组抽查了区属某机关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2.
李金水 《数据》2003,(12):39-40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本市辖区内乡及乡以上国有、集体、各种合资、合作、独资、私营企业等独立核算法人单位以及国外驻京商社和办事处,均被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之内,须向统计主管部门上报劳动情况表(I104表).其中劳动报酬总额指标是该表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孟斌荣 《数据》2002,(2):27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66.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304万元,瞒报了362.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21.7%.  相似文献   

14.
孟斌荣 《数据》2002,(3):20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0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77万元,瞒报了3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4.9%.  相似文献   

15.
杜辉 《数据》2012,(9):33-33
在今年的北京市统计集中执法检查中,西城区统计执法人员在检查某工业企业《劳动情况表》时,发现统计人员混淆了退休、在职、休假等几种不同情况的人员概念,全部填入了“在岗职工”指标中,造成填报错误。在检查其《财务状况表》时,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统计集中执法期间.市级统计执法人员对某广告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该单位的主要业务是设计、制作以及发布广告。检查进行得比较顺利.财务状况表和劳动情况表的调查取证工作很快便完成了,只剩下一张能源消费报表。  相似文献   

17.
冰融 《数据》2002,(5):24-24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酒店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因该单位是合资经营的酒店,在财务帐上将中外方人员的劳动报酬做在一起,所以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与一般单位也不同,主要检查了该单位的基本工资、年度员工双薪表、每月营业状况分析、全年各月总帐余额表、扣缴所得税报告表等财务帐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6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07.6万元,瞒报了160.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6.7%.  相似文献   

18.
<劳动情况表>(I104表)是反映单位人员、收入水平的一张年报表.一方面它涉及面广,每一个发放工资的单位都要填报,另一方面它又是多项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所以这张统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是非常重要的. 一、报表的构成 反映人员状况指标:年末人数、年平均人数、新增和调入的从业人员、减少和调出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委、经贸委、教委(教育局)、财政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现将《山东省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附件:1.山东省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申报审批表(略)2.劳动预备制培训资源基本情况表(略)3.劳动预备制培训基本要求(略)二○○一年八月十四日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闲置 8月初,一份全国土地闲置"黑名单"--<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下称情况表)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份情况表详细列出了涉及的项目名称、闲置土地的受让人、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时间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等内容.情况表显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闲置土地总计达1457宗,闲置面积达9772公顷,合同价款256亿元,70%以上为住宅用地,涉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广东、海南、江苏、重庆、贵州等地成为闲置土地的典型区域,其闲置土地数量占全国的近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