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叙事中,传统乡村社会形成了"县政绅治"的秩序逻辑与治理模式。清末民初,日益深重的帝国危机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促使清政府全力打造一场以"新政"为肇始的大规模制度变革,成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开端。"新政"改革进程中的科举之废与新学之兴,直接中断了传统士绅的常规继替,并引致乡绅阶层的流变。乡绅阶层流变,解构了帝制时代超稳定的"县政绅治"秩序,引发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第一次系统性危机,具体表现为民间统治精英的异化、乡村治理模式的僵化,以及"国家政权的内卷化"等。乡村治理危机呼唤着秩序的重建,也孕育着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总结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的研究,2011年7月8~10日,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乡村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维系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先明,围绕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资料编年整理与研究"课题,将科研成果集结为《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论集》一书。该书分上、下两册,经商务印书馆于2021年1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张琴  肖芒 《农业经济》2023,(5):55-5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烊  刘祖云 《中国农史》2022,(2):122-135
梁漱溟、晏阳初和费孝通是中国乡村实践史与学术思想史上的关键人物,其思想理论亦是值得后辈珍视的重要历史遗产。“文化、制度与主体”作为一个整体性框架,可以被用来梳理、比较不同乡建思想的逻辑与差异。研究表明:三位先生对中国乡村问题的认识,包含了“文化失调、制度失范与主体失能”三重归因机制;三位先生分别为中国乡村发展,制定了“礼俗重建、生计重建与新民重建”三条取径策略。近代乡建思想的历史局限体现为可能的文化等级论倾向以及对乡村社会结构二重性的忽视。其当代价值的实现,需要研究者继承“整体性思维”的学术品格,重拾关于“文化”与“人心”的学术关切,并建构“超越结构/能动二元对立”的“过程社会学”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6.
杨虎  胡明 《中国农史》2013,(1):79-85
明代中叶之后,随着江南地区工商业、近代工业的繁荣,市镇作为当地乡村的经济中心,开始大量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近代的顶峰。乡村作为一定市镇的"乡脚",把市镇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也与市镇保持一定的政治管辖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镇管理,及市镇对乡村的管理职能。清末市镇开始有完整的管理机制。直到民国区级政权的建立,确立了市镇在乡村管理中的地位。政治上级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市镇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卞利 《中国农史》2006,25(4):131-135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联合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共同承办,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等17家单位发起的“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于2006年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举行。来自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共133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或论文提要131篇。其中涉及到乡村社会史领域的研究论文或论文提要达70篇,占据了整个论文或论文提要的53%。这说明乡村社会史已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台湾“自下而上”乡村发展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理念和重点,本文根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二战后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划分为"农业生产"导向及"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导向两个阶段。在分析各阶段政策产生背景与成效的基础上,阐述台湾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逻辑,探讨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模式,揭示出"自下而上"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建构,促进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根据台湾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大陆"自下而上"乡村建设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治理70年: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乡村治理已经走过70年历程。系统梳理中国乡村治理70年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有助于理解乡村现代化的历史与逻辑。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政策文本和目标导向为依据,将乡村治理的历史分为六个时期: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探索时期、新农村建设时期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运用治理理论框架剖析,70年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四个方面: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目标、多组织共同参与、克服乡村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制度法律政策的变革与创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需要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乡村治理更加理性和自觉地行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中国,乡村文化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内生于乡村社会的乡村文化,既以生态智慧建设着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更用约定俗成的非制度性规范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秩序。然而,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日益碎片化,乡村精英的标杆意义也日渐衰落。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建立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并以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定县既是民国时期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开展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模范县",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又一批知识分子实践、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验田"。但或许很少人知道,这里还是中国近代乡村自治的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由于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加剧并面临重构,研究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为丰富乡村聚落的市域空间格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广西乡村发展和乡村聚落的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方法]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以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为时间节点,对表征乡村聚落空间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桂北地区近15年乡村聚落在空间上的演变特征。[结果](1) 2001—2016年桂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遵循"由西向东"的规律,即西部地区分布密度先下降,继而中部地区下降,最后是东部地区分布密度下降;(2)聚落的分布特点由全区域范围内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分布,最终呈"C"状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即桂林和贺州两市。[结论]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存在聚落密度依然较大、乡村建设"重西部,轻东部"、演化周期长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优化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密度升"级";加强"C"区建设;优先建设小城镇,促进就地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济 《中国农史》2003,22(3):76-83
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制度并不是某种高度一致宗祧继嗣观念的简单展开,宗祧继嗣观念本身就具有民间性,各地财产继承习俗与各地的社会生活需要具有密切关系,受各地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各地的宗族关系严重影响财产继承习俗;同时财产继承习俗也影响乡村宗族关系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史》2006,25(2):F0003-F0003
各位专家学者: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于2005年10月在南京召开理事会,会议决定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2006年度的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三农历史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会议议题:历史时期江苏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江苏农业灾害与环境变迁;近代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研究;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二、举办及承办单位主办单位: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三、会议时间及地点时间2006年秋地点;苏州市四、会议征文1.会议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欲提交论文者,请于2006年6…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农业产业大发展,乡村文创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消费理念下,只有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与核心,从物质与非物质两大层面着眼,把握地域文化的结构特征,深刻挖掘文化资源,融合乡村文化、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以及历史演变过程于一体,激起乡村记忆,调动情感共鸣,才能驱动乡村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和长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下,城乡关系是影响和理解70年乡村治理演变逻辑的重要维度。70年来,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失衡、城乡融合发展三个历史性阶段,"以农补工"的工业化优先政策、有限市场化与城乡非均衡发展政策、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先后成为主导城乡关系基本格局的战略性安排。具体到乡村治理演变上:"以农补工"的工业化优先政策使乡村以人民公社为组织载体的集体化治理成为"城乡分治"的逻辑延伸,党、政、社、经高度合一的整体性控制和动员成为该阶段乡村治理的支配性逻辑;1978年后,因应有限市场化与城乡非均衡发展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政村治"体制逐渐建立,党政社经相对分离,但计生、粮款征收、维稳等刚性任务压力较大,压力型体制和乡村治理的行政化逻辑成为主导逻辑;2006年以来,伴随农业税取消、大规模"以工补农",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逐渐成型,传统任务压力大幅减轻,压力型体制向"三治合一"体系的转变,行政化逻辑向公共服务逻辑的转变,成为乡村治理演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邢勤锋 《南方农村》2014,(12):62-67
"美好型"乡村治理是安徽省结合农业大省的独特情况,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治理,亦离不开乡村治理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离不开在传统结构上探索科学合理的主体治理模式。本文联系当前"美好型"乡村治理的大背景,并对安徽乡村建设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安徽乡村治理主体展开探讨,并分析其生成逻辑。最终,提出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主体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9.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见证了中国各族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着全国各族人民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牢固根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民族成分多元的革命老区,而且有别于一般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乡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特质显著、发展依赖政策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掘丰厚的红色资源和革命元素。具体到实践,亟待在审视均衡性治理与国家化整合、政策衔接与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探析历史牵绊与现实挑战,把握政策联动、社会巨变、生态治理、文化集成的“后发”优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乡村振兴行动的开展,需要加快产业融合振兴,积极培育“红色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就地盘活党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发挥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浸润功能,防止返贫文化惯性并防范民俗异化;有效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扭转民主治理的“少-边-穷”困局。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办、小岗村承办,以"弘扬改革精神,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村官,以及55个少数民族村的村官共400余人参加了论坛。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主论坛在凤阳县凤阳中学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村官代表及领导嘉宾欢聚一堂,围绕"弘扬改革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主题进行讨论。主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