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取消了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仍旧保留了先进先出法.两种计价方法逆向计算,各有优缺点,新准则为何作如此取舍? 本文仅就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的利弊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对新准则的这一点变化阐述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孔晓玲 《现代商业》2007,(21):71-71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关于存贷发出的计价方法取消了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仍旧保留了先进先出法。两种计价方法逆向计算,各有优缺点,新准则为何作如此取舍?本文仅就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的利弊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对新准则的这一点变化阐述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存货准则 新会计准则在存货发行计价方面,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而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低、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有一定影响,公司2007年采用新的存货计价方法后,其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改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4.
一、存货发出计价不再采用后进先出法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再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建造周期较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在原材料价格上升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开发成本及长期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5.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随后将逐步推广到所有企业,新的存货准则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对于以往使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应特别注意在存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的负作用。本文对先进先出法下负债经营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的负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存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是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长久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本文对不同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举例说明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销售成本、所得税以及净利润造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范惠玲 《商业科技》2007,(2X):347-348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随后将逐步推广到所有企业,新的存货准则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对于以往使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应特别注意在存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的贞作用。本文对先进先出法下贞债经营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的贞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存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存货准则新会计准则在存货发行计价方面,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而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低、生产周期较长的公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会计准则《存货》取消后进先出法的有关规定新存货准则第14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从而减少了企业可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刘颖 《华商》2008,(10):29-30
简要总结了存货发出计价中后进先出法的概念,并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后进先出法的原因。以及新存货准则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存货发出计价不再采用后进先出法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再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建造周期较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在原材料价格上升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开发成本及长期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12.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存货计价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由于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收入与成本的计量,因此.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涉及到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利润及税收缴纳等方面的计量。笔者通过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中计价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取消了存货计价方法的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国际准则禁止采用后进先出法,本文就存货计价方法发生变更带来的影响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张美星 《中国市场》2013,(10):62-63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是否真实对企业期末拥有价值的真实性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企业期末存货价值进行计算。目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有多种,在企业会计核算领域,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而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是本文将要重点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由于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收入与成本的计量,因此,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涉及到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利润及税收缴纳等方面的计量。笔者通过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中计价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影响销贷成本,也必然影响着企业的净收入(税前利润)和企业的所得税。因此,如何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是企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是在一定的生产和销售增长率及物价上涨率的前提下,通过数学分析来探讨有利于企业税收优化的后进先出法(Last—in First—out Method,简记LIFO)和先进先出法(First—in Frist—out Method,简记FIFO)选择时机。  相似文献   

17.
在会计期末,总的存货成本必需在期末存货和已销售的存货之间分配,分配的方法之一是后进先出法。后进光出法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价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运用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当期的成本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排除了来自于毛利的存货损  相似文献   

18.
存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是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存货项目具有种类繁多、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收发频繁,在管理和核算上容易产生薄弱环节的特点.实际工作中,错误的资产计价几乎占所有财务报表舞弊案件数量的一半,而存货高估则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存货计价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产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决定不同的销货成本,这直接关系到应税利润的大小,从而造成纳税的差异。因此选择何种存货计价方法与纳税结果密切相关。企业存货计价方法一般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等。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经济环境及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未来物价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选择最有利于企业降低纳税负担的存货计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宋朝晖 《商场现代化》2006,(10S):352-353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做了较大变动.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文主要对新准则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财务人员深入理解新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