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培新 《新金融》1991,(12):4-5
一、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从1978年起,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经过了十二年的努力,现在已初步建成新的金融体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从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银行集中的资金逐渐增多,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供应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完成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就必须针对农村低层次经营水平的现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健全农村资金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农村资本市场、农村基金市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六大体系,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耀先一、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十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均GDP增长达9.9%。特别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注重适时微调,使国民经济逐步走...  相似文献   

4.
王玲 《中国金融》2007,(20):85-86
县域经济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边远地区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在发展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县域金融呈萎缩趋势,特别是融资功能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2006,(18):46-46
经历了金融业成长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金融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国金融》杂志已走过56年曲折又辉煌的历史。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伴随着新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而诞生、成长、壮大,紧紧围绕经济金融工作中心,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大局,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中国金融》杂志逐步创立了稳健、权威的品牌形象,以全、准、快、深、稳健求实的报道风格以及鲜明的金融特色、专业的报道水准、优秀的采编质量,成为金融战线不可或缺的喉舌。  相似文献   

6.
与时俱进竞风流。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一直在聚集着人们殷切的目光和瞩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金融业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诚信建设逐步加强,金融稳定得到维护,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战线,从县域金融市场退出,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撑问题成为难点。本文从金融与县域经济关系这一视角出发,进行剖析,从微观层面探寻原因,并寻求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20多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牺牲金融效率为代价换取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银行业系统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存的高额不良贷款,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轨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外资银行的逐步进入和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剧,我国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已初步完成了股改(或正在股改)的步伐,逐渐转变为产权明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迈入丁快速、高效、稳健的发展道路,企业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得以不断加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远远落后于现代银行的发展节奏,与现代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不相和谐。这里面除有欠发达地区自身历史、社会、经济等原因影响外,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共生共荣。没有繁荣的金融,就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繁荣的金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显得十分复杂。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也显得微妙,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金融问题比较关心、关注和关爱,也比较重视,而欠发达地区,政府在金融问题上仍难作为,也不可作为,本人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成了改革领域的“关键词”。“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说法频频见诸报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作为始终处在金融体制改革最前沿的银行业.如何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与本国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体系,其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并且,现阶段,“构建现代商业银行“并不仅仅是银行对自身的要求.更是社会各界对银行的期许。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商业银行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认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谢杭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又作为我国金融体制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它所引起的反响和涉及的范围,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讲,都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晓音日本经济在7年前曾以“奇迹”的光辉令世人瞩目,当时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人均总资产为美国的2.1倍,人均金融资产是美国的1.7倍。日本的企业家在欧洲和北美出手阔绰,以天文数字的价格买下美国的摩天大楼,电影...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面对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防范经济案件的形势十分严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案件高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两个转变的四方面含义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林友慧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发展的今天,作为经济的枢纽──银行业,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过程中,如何率先实现自身的两个转变,笔者粗浅地认为这里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含义:一、经营...  相似文献   

16.
张贵荣 《新金融》1991,(9):16-18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其中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很快。在金融体制改革中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既在银行业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又在非银行金融业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交通银行如何进一步开拓和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关永军 《中国金融》2007,(23):84-84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集中体现为再贷款。支农再贷款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特定阶段出台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丰富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内涵,对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壮大农村金融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周叔莲关于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江泽民和李鹏同志的讲话和说明也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我着重谈谈其中的一点,就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19.
这是对今后7、8年之内银行体制改革的设想。由于这一期间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尚未正式提出,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只能是粗线条的、探索性的。一、当前我国金融体制的状况今后的改革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因此研究今后中期的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首先研究当前金融体制的状况。九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由中央银行、国家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几个层次组成的金融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拥有多种信用工具、多种融资方式的金融市场。改变了全国统存统贷的资金管理体制,扩大了基层银行在使用资金方面的自主权。打破贷款只能用于流动资金的老框框。  相似文献   

20.
县域金融是一个较为特殊且极为重要的金融板块。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重重挑战。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县域金融,县域金融需要新农村建设。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尚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落后的县域经济严重制约着县域金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