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开展课证融通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满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以及校企合作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做好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1+X”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总体设计,推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评价标准的融合,从校企合作、技能认证方向、教学过程、课程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实践,进而实现云计算技能人才的高质量、精准化培养。  相似文献   

2.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拥有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国际投资学、全球化与大国经贸关系、国际经济合作五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经济全球化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朱婧 《全国商情》2012,(9):78-79,90
《报关与报检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货运代理专业、国际物流专业和进出口报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时效性强的操作技能课。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应注重符合相关的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因此,本文从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探讨教学过程的设计,以求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职《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生产领域的科技信息含量和高新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推行高职《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既是我国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需求。本文对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工程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慕课”背景下,以任务引导的方式,设计与创作“微课程”教学单元,把教材的逻辑体系转化为“微课程”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当前增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的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一体化”课程开发教学团队,是一支根据高职教育改革和专业群建设的实际需要、依托学院工商管理系优质教学资源、践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国际商务课程开发团队。该团队在2010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江子福 《全国商情》2007,(6):113-113,115
高校《财政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与教学时数的相对有限不对称的问题,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相应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定误区。本文认为可取消目前各类财经专业《财政学》课程中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关系”等三大块内容的教学,同时将《中国税制》课程改造为《中国税务》课程,主讲“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国际税收关系”和“税务管理”四大块内容,并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向所有财经类专业统一开设。此外,授课顺序则可以改以往或现行的“先《财政学》后《中国税制》”为今后的“先《中国税务》后《财政学》”。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依托“双高”建设开展新商科专业协同育人,应致力于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并通过丰富新商科专业建设内涵、协同开发实践型课程、打造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多元化教学实践平台、营造新商科良好校园氛围等途径,加快“双高”建设背景下新商科专业协同育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经传媒热及大众媒体的“经济化”,使经济新闻及传媒人才走俏。财经院校依托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培养经济新闻人才,应寻求经济管理学科与新闻学之间的契合点,处理好一般新闻学课程与经济新闻类课程的衔接关系,并强化实践教学和就业方向,以突出经济新闻专业特色,力戒“泛化”、“软化”和“硬化”。  相似文献   

11.
专业英语课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以及一定的翻译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目前该门课程存在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以及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我们通过采用翻转课堂、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结合国际合作教学及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新形势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我们对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修订与优化.通过对专业实验室中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平台的更新提升,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学、研、赛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来华留学生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来华留学生对国际经济活动和中国对外经济的成就与贡献的理解,有助于读懂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设定“知华、友华、亲华”的教学目标,选取基于发展中国家视角的教学内容,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资源,实施广覆盖、全渗透的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背景下,借助“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东风,从机类和近机类的本科生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根据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办学思想,结合课堂内容探讨了基于“云技术”的机械类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并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及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四个方面详尽论述了本校在机械类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系列改革举措。通过几轮的改革实践,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演变是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内含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文章立足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阐述了高职院校旅游业“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重点;立足“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现实不足,阐述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难点。最后提出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核心素养价值体系开展“专业思政”课程教育、基于校企合作推动“专业思政”人才培养、基于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创新“专业思政”课程建设、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大赛、文化活动”四大平台完善“专业思政”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近十年来国内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而高校发展定位与社会需求的梯度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我国民办高校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放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面,但其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而也对其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建立良好的高级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机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和加强教学环节质量.是民办高校解决教学改革问题、保障自身良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容易出现“快餐式教学”、“单轨式教学”和“重复式教学”。这三种情况,缺乏有的放矢,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其出现的技术层面原因,主要是没有处理好教材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开发态度课程和行动课程,有利于解决有关情况,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认同、内化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有利于与专业职业课程开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进出口商品归类》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加入W TO后,不少学校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职教育。《进出口商品归类》是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开设的专业技能类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强的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问题,文章拟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个人见解,以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要承担时代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是落脚点和根本。文章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把POA理论运用于外语课程教学,在语言任务的选择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以“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一个单元为例,构建实施了基于互联网+POA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模型,尝试把POA教学理论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输出驱动、输人促成和合作评价,并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阶段的活动中,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思政人文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值分析”是一门集理论、抽象和实践于一体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已然成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结合该课程教学现状,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深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各环节,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