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提出从客户历史贡献度、潜在贡献度以及风险水平三个维度评价客户价值,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本文认为,在建立个人客户历史贡献度评价模型时,应分别计算客户的资产业务贡献、负债业务贡献和中间业务贡献,然后将三者之和作为客户历史贡献度;衡量客户对银行潜在收益的贡献时,应该考虑客户的潜在货币价值和客户的非货币价值;客户潜在贡献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水平和转移风险水平,商业银行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区别不同的客户类型,对应采取差别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关注和发展中小客户群体是商业银行竞争加捌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一方面,要根据各区域经济特点以及实际风险状况,正确认识发展中小企业客户的意义,既不脱离各地实际片面夸大,也不故意忽略或缩小其在银行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业务机制的调整与转变,提高对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风险把握能力,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大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对银行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面对竞争手段的日趋同质化,银行的同业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客户资源的竞争。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三大业务支柱的根基是客户;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又运用于客户。毋庸置疑,客户已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为此,我们不得不慨言,“得客户者得天下”。那么,面对现如今全面开放和激烈竞争的金融市场,如何能夯稳筑实客户这一壁垒呢?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实施和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是商业银行竞争优质客户、提升客户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争夺个人价值客户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如何在经营转型中夺回竞争优势,笔者认为,网点转型有效集结价值客户,价值客户不断发展金融需求又引领着网点转型的方向,因而必须站在网点转型的战略高度,不断提高对价值客户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内商业银行闻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本身由于同质化程度很高无法成为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各银行在不断探索互联网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客户关怀则是其中之一。客户关怀业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的,注重客户体验,加深客户关系,能为银行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用卡既可维持现有客户,又是引入新客户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容易洞察客户消费习惯和考察其可支配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客户资源是信用卡最大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个人客户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客户群体,如何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构建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赋值,对个人客户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服务型企业。在新的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越来越注重客户服务质量,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最终实现银行收益最大化,达到客户价值和银行价值的高度统一和良性循环。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分需要确立新的观念,采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多样化,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商业银行传统的对公业务开始出现增长疲态,要在对公业务上继续保持高利差已不可能。因此,调整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个人业务已成为一种趋势。个人客户是银行发展个人业务的基础,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源泉。银行之间的竞争直接表现为对客户的竞争,加强个人客户价值管理,力求客户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源已经扩展到经营的上游和下游世界。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利益对立方正逐步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商业银行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对银行贡献价值。客户的价值贡献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共赢,是提升商业银行创值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合理设计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软集合理论和客户价值矩阵,分析客户价值指标,计算客户价值,并通过设置客户价值的临界值与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相比较来细分高净值客户,为商业银行筛选出符合协同创新条件的高净值客户,合理利用银行资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兼顾实用和适用的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客户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两维聚类细分方法,为银行客观评价客户价值、科学细分客户、更有效地实现分层营销与差别服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林骅 《新金融》2020,(1):38-42
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当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客户价值评估则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某商业银行的某分行为例,选取了11项代表客户价值、客户对分行价值、客户潜在价值的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通过客户分层分类结果来评估不同客户对分行的价值贡献,并制定差异化的客户维护策略,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不仅能实现更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更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客户维护与拓展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的要求,提高客户维护管理水平是银行业竞争的需要。有人说:世界上只有永远的利益追求,没有永久忠实的客户。此话不无道理。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谁拥有了更多的客户尤其是高价值、高附加值的客户,谁就掌握了竞争的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竞争实际就是优质客户资源的竞争。在对公业务客户中,跨国公司客户无疑是一个十分优秀但挑剔的客户群体。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他们控制着众多的行业和资源,许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是银行客户群体中经营稳定、信誉较好的高端客户,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客户,套用帕累托哲学(80/20理论)来说,他们应该是站在商业银行客户中那20%的顶部位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银行卡附加值的高低和功能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财富以及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影响到客户终生价值实现的程度,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银行卡产品是商业银行赢得客户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客户终生价值的角度对银行卡客户进行价值细分,并阐述了对处于不同阶段和具有不同价值的客户应该如何进行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没有区分出客户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客户对银行的需求和价值是相同的。客户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有生命周期的,给银行带来的利润和创造的价值根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贡献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个人财富的逐步积累和人们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步增强,个人高价值客户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争抢。银行个人高价值客户的特征是学历高、资产多、需求广,农行想要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努力建设高端个人金融的集成银行。  相似文献   

19.
浅谈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相适应,在商业银行内部利润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步伐也在加快,“以客户为中心、以追逐利润为经营目的”的市场营销理论与运用迅速地引入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各商业银行为增强自己的市场开发能力、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实现“一对一”的全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自身综合效益,推行了客户经理制,来适应市场和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客户是商业银行至关重要的稀缺资源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客户流失已成为许多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尴尬。而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使得保持原有客户、防止客户流失的工作也越来越有价值。本文就商业银行如何保持原有客户、防止客户流失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