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2006年重庆市工业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摘编。黄副市长回顾总结了重庆“十五”工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提出了“十一五”及2006年椎进重庆工业快速发展的措施,对重庆“十一五”时期及今年如何抓好工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刊特予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2006年,是实施宁波"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之年。谋划并实施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思路针对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宁波的现实基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继续贯彻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经济建设,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安徽省情省力》2007,(4):36-37
进入“十一五”。国家实施中部推进战略,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又是一次加快发展的新机遇.令人欣喜的看到在新的机遇面前,安庆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有望抓住机遇实现追赶、跨越和崛起。本文就“十五”的“慢”和近年来的“快”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更好保持目前的良好态势作一些思考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双春 《开放潮》2003,(3):9-10
永泰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传统山区农业县,较长时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2000年工业比重只占11%,农业比重占了近60%),导致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永泰县委县政府极力倡导发展工业,实施“工业项目年”,在南城区建设马洋工业园区,工业经济效益开始凸现。但全县21个乡镇大部分都远离县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本  相似文献   

7.
“斑马经济”与“小狗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狗经济”与“斑马 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用 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企业内 部管理关系;产品的零部件 由内配转化为外配,由垄断 性配套转化为竞争性配套。 “小狗经济” 的活力远远 大于“斑马经济”。将来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小狗经济”将会打败“斑马经济”。  相似文献   

8.
陈道远 《广西经济》2004,(10):17-18
据区企业调查队调查结果显示,第三季度,广西工业企业盈利景气指数为105.2,比上年同期提高16.42点,预计第四季度升至117.53。  相似文献   

9.
县域“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可称为浙江的支柱产业。当前全省88个县(市)区有85个已形成“块状经济”,其中17个强县(市)都是以“块状经济”为主的县(市),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300多亿元,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我们特辟此栏目,欢迎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0.
11.
12.
何廷锡 《重庆经济》2005,(10):23-24
“十五”是重庆市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工业战线职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重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部署,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5444”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实施“十五”规划,促进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十一五”期间,是辽宁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辽宁人民扬眉吐气、老工业基地大展宏图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甩掉了“东北现象”的困扰,挺起了老工业基地的脊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弯道超车”、脱颖而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眼下,“公仆”中出现了一些“大款”。他们吃穿用度高档气派,动辄以权力为手段牟取私利,谋求官场进身之价。笔称此类现象为“官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6,(13):30-30
社科院专家袁钢明认为,要解决目前各种社会经济矛盾,就必须要勇于承担经济快速发展的风险,不必过度害怕经济“过热”。如果经济完全没有热度,肯定就要下滑。担心过度防止“过热”而造成过冷,通缩压力将卷土重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王勤  温师燕 《亚太经济》2020,(2):36-43,150
在全球"工业4.0"的浪潮下,东盟国家相继推出了"工业4.0"战略,各国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相继出台。东盟国家之所以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推进国内经济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扭转或延缓"去工业化"进程以及重塑国际竞争力。东盟国家实施"工业4.0"战略,将迎来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但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不同,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条件较为欠缺,各国劳动市场也面对"工业4.0"智能制造的巨大冲击,新工业技术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将引发跨国公司调整现有的投资布局",工业4.0"可能加大区域内的"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文件。而德国"工业4.0"是通过开展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来使德国制造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德双方希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下,深化双边合作,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国家制造业变革以及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