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庄敏 《生产力研究》2005,18(4):40-41,67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农民土地私有制过渡到集体所有制。由于集体所有制的产权边界模糊,加之在过渡中非经济措施的偏差,造成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流失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差距加大。集体所有制有待改革。2002年3月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实质上是对集体所有制的一次改革,它使农村土地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迈进了一大步。逐步走近如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将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在规范农地集体所有权问题上是一种"政策失败"。针对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种种缺陷,实行农地概括国有化是较为可行的农地所有制改革思路。农地概括国有化是指在维持现行农地使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整体性转为国有的过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农地概括国有化不过是法律对现实的确认,可以克服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的诸多弊端,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举,不但不会引致强烈的社会对抗情绪,而且有望获得立法支持。农地概括国有化的基本思路是循序渐进、平稳过渡、整体转换。  相似文献   

3.
维持农地产权集体所有是当前中国的现实选择。但是.到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如果能够实现伟大复兴,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突破“农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偏好或认识,那时,中国并非没有实行土地私有制或者是类似于英国那种“保守”的土地私有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西方学者及国内新自由主义学者借以各种理由攻讦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大力鼓吹土地“私有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对于这种误解,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集体所有制”理论来源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当前土地制度争论的焦点及对“阿尔钦之谜”的解析,提出私有制并不优于公有制;其次,从实践层面总结了国外土地“私有化”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坚持“集体所有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农村土地坚持“集体所有制”是正确之路,可以避免土地私有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民利益受损的情况,影响了农民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受损的表现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对江苏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农民认知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农地流转比例和规模都有较大提高,但农民参与流转的程度不深,对此问题的认知也不高,主体意识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或制度的供给不足与模糊,应从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国家公权力等方面进行法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张宪平  张楠 《经济师》2004,(8):223-224
文章论述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和结合安徽农村经济的实际的前提下 ,通过农户的独立农地经济产权———农地承包权Ⅱ与农地交易市场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农地资源的有序流转和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为加快安徽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对土地征收的目的、范围、以及补偿的标准等研究较多,而对征地补偿费受偿主体及农地发展权归属研究较少,尤其是农地发展权,其主体是农民集体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理论研究鲜有涉及。本文提出在土地征收中.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作为独立的征地补偿费的受让主体,并且土地发展权归属农民集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地承包经营权表现出经营权权能不完善、承包经营权不够稳定等缺陷.本文提出永佃权与承包经营权相比产权主体更明晰,权能更完整、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李翔  王雨霏 《时代经贸》2010,(22):41-4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地承包经营权表现出经营权权能不完善、承包经营权不够稳定等缺陷。本文提出永佃权与承包经营权相比产权主体更明晰,权能更完整、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魏雅华 《新经济》2003,(4):68-71
中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是农村问题,而农村问题的头号难题是中国所独有的土地问题,看上去,中国的土地问题似乎是一个无解之结的中国结,实际上是一个名话就能解开的极简单的结。解开这个结,与其说需要智慧,莫如说更需要的是勇气。需要像上届总理朱镕基那样的“准备100口棺材,其中有我一口。”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赴难般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土地制度则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制度。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立使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目前由于一些新情况的出现,制约了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高效流转,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影响农地承包权的因素进行研究,并依据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实践中农地信托改革的典型范例,发现其主体法律关系构造与信托法上规定相去甚远。再造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农地信托主体,必须认清几个问题:农地信托的委托人应该是农村承包经营户;大力培育公司型信托机构并实施多种激励机制,农村承包经营户应该成为唯一或共同受益人。  相似文献   

15.
叶朋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16-117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障碍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阻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障碍。主要体现为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受限、行政权力的干涉、流转方式的杂糅与简单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公私争辩的基础上,以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治权"二分关系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缘由。研究表明,伴随着渐进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农户家庭层次,现阶段农户享有较为完整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核心权能和包括入股与抵押融资在内的他项权能,已经可以满足他们土地合理使用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在农民集体层次,土地集体所有制凸显更为优越的制度优势:一是延续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嵌入的自治传统,节约了科层组织的设置成本,降低了农地制度的运行成本;二是照顾了集体化时期遗留的所有权主体混合配置的客观现实,兼顾制度稳定性与制度灵活性,有效避免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可能冲击;三是农民集体是一种双重委托代理治理关系的中间组织,可以有效避免小农户与大政府和大市场进行"多对多"的直接交易,节约诸多交易成本,发挥集体组织"统分结合"的双重优势。因此,需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重视土地产权改革从归属到利用转变的宝贵经验,在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治权方面的制度设计,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越性,确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和2015年搜集的微观面板数据,以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可使农户出租土地的概率显著提高4.2个百分点,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租入土地的决策。农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市场化的农地出租,但对非市场化的农地出租无显著影响,且新增出租的土地主要来源于闲置农地,这表明农地确权激活了沉睡的农地资源,提高了农地的利用效率。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主要通过强化农地产权保护而直接促进了农地出租,其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而间接促进农地出租的效应较弱。与此同时,农地确权不具有通过增强"禀赋效应"、促进农业投资而抑制农地出租的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应继续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为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胡宏伟 《经济师》2006,(9):69-69
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有两种情形:一是农民基于成员身份这一原因事实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合意的法律行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适应农地地权交易关系迅猛发展对便捷、安全的迫切要求,文章对两种情形设立的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郑丽霞 《发展研究》2006,(11):66-6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几年来各地对农村土地占用的现象较严重,直接侵害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保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