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而矛盾也日益突出,可以说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也是其获得持久就业和职业生涯的保证.本文将试图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进行探索和总结,最终深化认识并指导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
崔峥 《时代经贸》2011,(8):228-228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而矛盾也日益突出,可以说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也是其获得持久就业和职业生涯的保证。本文将试图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进行探索和总结,最终深化认识并指导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3.
高校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但毕业生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望效用大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效用水平,充分就业条件被打破,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要通过转变大学生职业观和自身能力水平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潘石  吕伟 《经济纵横》2012,(9):46-48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仅就业总量大,而且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自主择业与市场调节的原则,政府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应急干预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相关机构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视角出发,在问卷调研、获取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六大矛盾,并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荣 《经济师》2011,(1):133-134
在全球经济寒潮冲击下,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高校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创新思维跳出传统模式,系统化地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制的改革。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专业课程,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主要从财务管理专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上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7.
肖红新 《发展研究》2023,(11):66-71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降低了毕业生个人的工作收入,且降低了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供给的匹配度,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探析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表现形式,厘清深层次原因,从政府、高校、家庭、学生四重维度协同发力探索治理路径,构建“四维一体”的就业育人体系,这对于帮助毕业生转变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对黑龙江省开设社会工作的几所高校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依据,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和就业意向、学生学习状况和对课程设置的看法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高校教学思路的改革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就业观念的转变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个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高校只顾按计划招生,不管学生能否就业;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人才过剩;学历高等于就业能力强等误区。要澄清这些误区,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社会观念应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应做好自我职业规划,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基层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师资队伍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学前教育尤为突出.高校要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为基层培养师资的办学目标,加强创业教育制度建设,开展富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活动,注重对学生基层创业的思想引领,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创业能力、创业品格、创业信念,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返乡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1.
邹楠 《时代经贸》2008,6(2):58-59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同时,也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以其快捷的资源共享方式已应用到教育领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成为解决高校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显突出。本文就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以及毕业生几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7,(8)
针对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素养的现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通过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和学生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为提升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形势,为社会提供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丛榕  汪斌  孙刚  吴长菲 《生产力研究》2020,(10):122-125+129
就业水平是多种内外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职业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多方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高校2018届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Amos和Spss构建基于学生行为视角,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模型。文章对优化职业教育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职业教育本科就业服务质量和学生就业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7)
近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元化趋于显著,迫使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文章以就业为导向,分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的影响,并从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气氛、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组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等四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模型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增加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奥肯定律“失灵”;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分析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工业、流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依次增强,且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差异较大,其中社会服务业中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纯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83-184
由于近几年我国加强全民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人满为患,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恰在此时,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下,各公司均大面积裁员或减少应聘岗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状况,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分析,使高校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能力,减轻就业压力,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在新形势下这对于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制约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高校在专业设置、综合素质、实习实践、创新能力、就业体系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文婕  陈锦 《经济师》2008,(11):149-150
由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当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刚刚走向社会的高职毕业生面对择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导致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现在很多高校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多注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但在大学生求职遭遇挫折后该如何调适心理等方面,却少有涉及。文章在全面分析高职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采用自我心理调适、团体辅导与全员协作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求职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