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林 《黑河学刊》2012,(8):60-61
电影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初期的探索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初盛时期。从经济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中国特别是上海经济的日渐衰败,民族资本家在投机事业上的失利以及电影制片与放映后获得的巨额回报,才促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兴盛。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史表明,大抵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从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化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外商投资的大机器工业,以后又产生了民族机器工业。从19世纪中叶以降的一个半世纪中,工业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实现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一定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一定时期的主流经济思想也必定是由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既然工业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那么工业化思想自然就是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流。从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过程看,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思想最早提出了建立机器大工业的要求,可视为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端。19世纪下半期的重商思潮提出振兴商务、以商立国、商战等口号以表达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思想主张,其实质是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代表着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特点则明显地表现为强调工业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以“以工业国”、“定为工国”的典型工业化命题。这一实现工业化之命题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向工业化思想转变的基本完成。此后,工业化思想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期,合作主义思想零星传入中国,对思想界尚未产生较大影响。1920年上海复旦大学学生创办"平民学社",不遗余力地翻译、传播西方合作思想,吸引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以合作为志业",合作主义的思潮已经广为传播,但合作社实践却始终未成气候。各地虽零星地有部分知识分子发起一些合作社,但都昙花一现,一二年内相继解散,一部分知识分子甚至开始怀疑合作主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章元善领导华洋义赈会在中国农村开展广阔的合作社实践,合作运动的面貌才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4.
李蒲洁 《科学决策》2008,(10):108-108
中国的前卫艺术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传入的,他主张人性的、真实的,反对那种庸俗的、功利的写实主义。在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前卫艺术家们开始用新的方法来表现个人的思想,他们强调一种个人的描写,展示本能、欲望等,但一味的模仿西方而忽视自己的国家历史和现实文化无疑是“拿来主义”。因此中国的前卫艺术应是与中国特定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5.
王荣华 《沪港经济》2007,(7):25-27,24
沪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成绩显著。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香港在上海的对外开放中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第一个来沪投资制造业,第一个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投资房地产,等等。  相似文献   

6.
沪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成绩显著.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香港在上海的对外开放中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第一个来沪投资制造业,第一个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投资房地产,等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旋风"沪港经济合作二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和香港是我国的两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近20年西太平洋沿岸两个最亮的经济增长点,被誉为中国的两颗"东方明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2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两颗明珠交相辉映,合作成果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8.
陈茂林 《魅力中国》2011,(14):343-343
20世纪初,意识流传入中国文坛,其在受西方影响的同时结合中国本土文学“异化”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并且后期由于封建思想、落后经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等多种因素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胡绳说,在20世纪这100年中,中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而且从自己的经验中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这就不可不提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在20世纪的最初至少20年间,社会主义的声音虽然已经从外国传入,但中国人讲到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期的一些合作社经济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就有合作制度,如井田制就具有合作性质,是合作制度的最初形式。认为这种制度虽很不健全,但其组织却有了合作的性质。唐、宋以后出现的类似仓储制度、合会制度以及乡村中的各种结社就更有合作的内容了。这些学者们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合作精神的美德,但一般认为,中国古有之合作制度与现代合作社,从"合作"精神上有相同之处,但绝不等同。现代合作社运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有了商品经济以后的产物,所以合作社发源地是商品经济发展较早的欧洲,五四运动前后才转入中国。从晚清末年到1928年,也就是国民党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和取得全国政权为止,是中国合作社运动的起步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合作思想的引入与传播时期。这个时期合作思想的传播和实践,是在民间自发力量推动下进行的。除了有"中国合作运动大师"之称的薛仙舟(刊于本刊2008年第4期)之外,五四运动前后还有多位知识分子曾相继将西方合作社思想传入我国。本栏目将陆续对这些人物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马克思合作集体经济思想中国化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在合作化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合作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企业产权制度形成过多种模式,合作集体思想和理论在各个时期也形成过主流思想和争鸣观点。目前,农村集体合作经济改革发展从制度安排、法律法规、政府指导等各个方面得到支持和扶持,正在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然而,城镇集体经济由于政府管理指导缺失,法规滞后,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俄相互投资和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在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比重相对较小,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持续下降后,目前刚刚进入恢复阶段。但是从经济互补性和市场需求规模来看,今后双方在这一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文从现状、问题分析入手,在对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及其前景展望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中俄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崛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东亚金融合作也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大国,在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赵超  田秋生 《珠江经济》2007,194(10):60-6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前店后厂"、"产业转移"和"企业主导"为特征的粤港经济合作模式曾大大促进了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粤港经济合作环境的变化,合作开始遇到新的问题.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粤港经济合作的模式需要从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等方面做出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农业进步不可缺少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西方的合作思想最早起源于欧洲,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而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兴的经济组织还处在摸索和进步的阶段。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合作社以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主;20世纪90年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起步阶段,合作社的数量在大幅增  相似文献   

17.
从“泛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探讨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协定数量已接近300 项。顺应这个趋势,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进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宣布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  相似文献   

18.
信用是农村金融的基础。若农民信用不固,则任何通过外力构建的农村金融组织都将难以为继,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演变即体现了这一点。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农村在思考传统合会运作及其信用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合作金融思想,形成了一股商资主导的以培育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农村金融浪潮。但由于农信社的内部约束和银行的外部约束并未有效提升农民信用,信贷效率低下,通过商业银行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方式遭到废弃。后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合作金库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偏重于合作资金的供给,对合作社信用疏于监督,最终导致合作金融体系难以发挥效果。本文将基于这一线索,透过信用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观察和思考信用体系对于合作金融在近代中国由兴至衰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旋 《特区经济》2009,(9):69-70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次区域国家的联系,提高次区域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采取的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