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联想为例浅析IT企业品牌的整合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中品牌对于IT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分析IT企业品牌管理的背景与现状、讨论品牌体系的整合与创新、研究品牌决策的执行与管理,有助于IT企业品牌的健康发展,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雇主品牌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一个名词,在"谁拥有良好雇主品牌,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的理念驱使下,雇主们纷纷投入到雇主品牌的建设中来。本文通过对雇主品牌概念及其价值的回顾,结合IT企业"80后"知识性员工的特性,分析了IT企业员工的雇主品牌认知特点,并据此设计了IT企业的雇主品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新科技行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说,IT数码通讯是这一行业的生力军,其品牌和产品质量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制造”竞争实力的一面镜子。2010年注定是IT数码通讯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以联想、爱国者、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企业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业     
《现代商业》2006,(11M):8-9
“2006世界市场中国十大年度品牌”揭晓;2006胡润IT富豪榜发布丁磊以90亿高居榜首;首届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上海揭晓;商务部公示“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中国的IT卖场发源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成熟于二十一世纪。从信息产品研发、制造、流通、消费与使用的产业链条来看,IT卖场是连接品牌厂家、经销商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它以服务为特征,目的在于实现IT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近年来,各个IT连锁卖场集团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发展连锁网络平台,中国IT卖场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起来。  相似文献   

6.
《商业文化》2005,(3):56-57
同为联想大家庭成员,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与因收购IBM全球PC业务而声名显赫的兄弟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形成鲜明反差。自2000年成立以来,神州数码一直保持低调,甚至,希望从感情上告别联想,打造一个全新的IT服务商品牌,一个因“IT服务中国”而闻名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化将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创造了一批批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在家电行业,以海尔品牌为首,“康佳”、“长虹”、“TCL”等国产名牌已崭露头角,但同“索尼”、“松下”、“三星”等名牌相比,仍然存在竞争劣势;在IT行业,联想、方正、四通、长城等品牌的竞争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迫不及待的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有人把这“杀进来,走出去”比喻成一场战争,疾呼“狼来了”。提起谁是狼,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国外的IT企业认为他们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更占优势,事实证明在中国网络IT市场两者都是“狼”。中国IT企业之所以也能成为“狼”,是因为长期与国外企业一同竞争长期“与狼共舞”的结果。首先,在中国IT市场上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从一开始“界限”就不是十分明显。国内IT企业和国外IT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IT企业似乎对待“入世”的态度最为平静。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2005年中国IT用户满意度调查”中,东方通凭借其强大的用户群体及良好的口碑,一举拿下了2005年中国IT用户满意度调查“中间件(国内品牌)用户满意度第一”和“产品满意度第一”两项大奖,受到业界广泛瞩目。从这些荣誉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更多希望,同时也从市场、用户的角度为企业带来某些启示性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个IT厂商,在IT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中,赢得了用户满意就是赢得了市场,这也是企业得以制胜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未深入了解“中国IT两会”之前,只知道这是国内IT行业的品牌会议,对它的成长经历与11年来首次西进成都办会的动力都是一知半解。《计算机世界》报社副社长傅再军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创办了“中国IT两会”品牌,并一直负责“中国IT两会”的内容策划与组织实施工作。他有着丰富的行业会议、会展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经验,通过采访,记者也逐渐领略了这个成功的行业会议品牌的打造历程。  相似文献   

11.
近日,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全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号召,围绕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开展促进万家企业开展质量对比提升示范活动,中国品牌杂志社特别策划的名牌企业质量提升大调查活动也正式启动。本期调查的行业:IT数码通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个人电脑(PC)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国内外品牌PC企业正在不断审视中国市场,将中国市场纳入其渠道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市场的终端模式对于整个IT产业的终端模式而言较具代表性。不同的个人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从基于个人客户细分市场的品牌电脑终端模式的研究,探索最优化的品牌PC终端模式,有利于企业处理好PC渠道与终端客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瑞星的杀毒软件登陆日本,这在2002年的中国IT行业,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通用类软件从此结束了自我封闭的局面,开始走向国际化市场,更预示着中国软件行业终于开始借助企业品牌的力量,试图形成在国际市场上代表自己利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胡春 《商业研究》2004,(3):60-62
目前 ,特许经营在工厂行业的发展 ,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IT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扩展 ,有利于发挥其网络和信息的优势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有利于实现业务和品牌的迅速扩张。然而IT业发展 ,为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需要制定特许经营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IT企业进行特许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商务》2002,(12):57-62
本刊观察: 汉普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典型的高成长型公司,被誉为"中国管理咨询第一品牌",在国内咨询公司中规模最大,4年时间就达到了400人的规模.汉普将管理理论创新和IT最新技术相结合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深刻理解中国企业文化及发展背景,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变革方案,帮助企业完成电子商务时代的管理重组革命.汉普的咨询主业是为企业提供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实施的相关咨询服务,其基本思路是在融汇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借助IT技术支撑,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使企业每个业务在一条流水线上自动高效地运行,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流程化、扁平化.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第一家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软件技术实验室,是日立在新年前给IT圈带来的一件大事如果说,IT企业在中国建立一家技术实验室并不一定能引起业界的关注,那么,作为第一家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软件技术实验室,则是日立在新年前给IT圈带来的一件大事。就在  相似文献   

17.
中外PC厂商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推出联合品牌还应该说是一种新颖的模式。作为全球第二大计算机生产商的康柏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和光集团携手共推“康柏-和光”这一联合品牌,自然引起了国内IT业的关注。在“康柏-和光”联合品牌宣布推出已有若干时日,宣传热浪渐渐平静之时,我们应邀走访了康柏公司联合品牌事业部总监唐杰良先生,就联合品牌的经营理念进行了交流。唐先生谈到,康柏公司的理想是要使中国的IT产业和社会经济发生质的变化。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为中国用户提供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是康柏的目标。推出联合品牌,正是康柏公司为实现自己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康柏非常重视联合品牌,为确保联合品牌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确保联合品牌的成功,专门成立了联合品牌事业部。从区域市场发展看,中国的PC市场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作为国际一流的计算机企业,康柏PC在中国大陆销量仅排名第四,这不是一个令康柏满意的结果。要争取第一,我们就不能按部就班,而需要跳跃性的发展。为什么要采用联合品牌战略呢?唐先生解释说,康柏今后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是国内品牌,由于是外资企业,我们的市场分销网、与政府的关系、对中国市场发展脉搏的把握,终究是隔了一层,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需要有更  相似文献   

18.
三月的京城,大地回春,一派复苏景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本刊“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评选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大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厂商和读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获奖厂商从颁奖嘉宾手里接过了本刊颁发的代表消费者心声的晶莹剔透的奖杯,这沉甸甸的奖杯,代表着广大消费者对IT市场上的各类产品的肯定,也是对为这些优秀产品所付出艰辛劳动的厂家的肯定。从获奖产品来看,有稳定发展、不断创新的老品牌,也有“雨后春笋”般露出的新秀。这些品牌,不但是消费者最喜爱的,而且也是过去一年中国IT应用水平及应用热点的具体写照,也是对IT厂商品牌推广成功与否的检验。今年是IT倡导诚信品牌和诚信产品推广之年,  相似文献   

19.
本期调查行业:IT数码通讯。爱国者A700,是爱国者在中国最早发布的双模双待产品,而且也是3G终端里仅有的产品;方正IT——方正集团推出的首个子品牌,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IT服务商;  相似文献   

20.
曹琼  李非 《江苏商论》2006,(9):55-57
本文从全球的视角来研究IT产业链的空间配置,对我国台资IT企业所处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进行分析,重新认识产业的竞争力何在,提出应从技术引进、供应网络建设、物流服务和品牌发展四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