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晶 《科技和产业》2010,10(9):61-64
农地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接近自然的一环,农地利用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在对福建晋江的吉隆农场、紫岭农场、鲁东村、运伙村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述地区的农地利用模式,分别对耕地和林地这两种类型农地的利用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农地利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婷 《魅力中国》2010,(23):86-86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土地能否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农地制度的内涵,然后详细地分析土地改革阶段、农业合作社人民会社体制阶段、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及土地流转了这三个阶段的农地制度的产生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农地制度的未来改革总方向,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永佃制、私有化的内涵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分析,认为农地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其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一个能确保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地产权制度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农地产权明晰、有效的农地产权保护和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完善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弱化所有权、强化和细化承包权、放活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农地保护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美国在法律管制、经济激励、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应用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农地保护政策措施,维护了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了农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美国农地保护政策,值得我国农地保护借鉴。  相似文献   

5.
曹正勇 《乡镇经济》2008,24(3):32-35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权稳定性与农业绩效、农户经营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权稳定性、农地长期投资及农业绩效之间逻辑关系的文献综述出发,利用农地投资回收模型主要分析了农地地权期限对农户投资水平、农业技术选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效率与公平权衡中国农地所有制改革,当前最有效率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推行使用权创新——土地承包权物权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资兴市五个乡镇的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不同农地流转经营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调研,并对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制度背景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农地流转方式和农地利用方式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投资产生了影响,从而引起了生态环境效益的变化。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强绿色耕种技术和方式的推广,并进行一定的补贴;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信息建设;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切实帮助农民做好粮食的销售问题;加大政策宣传,提升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引进新的生态肥等环保产品鼓励农民使用。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失范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珍  林鸿  何格 《特区经济》2011,(2):174-175
农地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农地流转失范的表现作了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流转失范的原则,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规范农地流转的程序及政府的干预行为、完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农地流转后的用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农地流转失范提出了几点可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清华 《乡镇经济》2008,24(12):32-35
我国农地制度处在两难境地——变革担心现在,不变革忧虑未来。农地制度变革机制解析有助于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实现平稳对接。从组织、要素和经济主体行为选择;个视角分析,农地制度变革的三种形式是:一体化推进型、资本驱动型和自然演化型,其核心机制分别是节约制度成本、要素替代和基于自利动机的自我选择。农地制度变革的多样化和社会性特征既是对农地制度变革形式的归纳,也是农地制度变革机制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利用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上的矛盾,导致土地管理制度的困境,形成改革意愿与实际结果的严重偏差。农地非农化和土地开发中利益结构的扭曲是其主要症结,诱使了农地的快速消失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利益结构的调整是消除土地利用管理困境的基本思路,财产税的全面实施与土地发展权的确认是其解决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农地产权认知状况与流转行为牵扯:湘省398户农户样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福生 《改革》2012,(4):69-73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地流转的制度前提,但农户对产权的认知会影响其农地流转行为尚缺乏经验证据支持。利用湖南省的样本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现阶段农户对农地产权的认知较薄弱,产权制度对农地流转的实际影响与这种认知状况有关,在控制多种农户特征后发现产权认知度对农地流转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明晰农地产权、加强立法保障、加大产权宣传、设立产权交易机构等措施推动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呈现出制度上的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即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将土地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方向。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农产品物流内涵、特点及剖析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用现代理念打造农产品物流,积极探索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实现此目标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叶惟 《改革与战略》2008,24(9):92-93
农村土地纠纷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制度设计以及管理上的混乱使得土地纠纷问题格外突出。文章认为,在法律上对土地制度以及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予以完善,对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对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和剖析,阐明土地产权定期出让制的含义并分析该制度的实质意义,提出实行该农地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学术界关于土地出让底价的构成、影响因素和估价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劳动价值论、地租和土地收益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土地出让底价构成。从地理环境与区位、政府政策与行为、经济状况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传统评估方法和基于理论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总结:在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土地出让底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运用先进适用方法评估出合理的土地出让底价。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了泸州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共19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对2006—2017年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增长趋势良好,经济效益波动相对较大。针对整体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②城乡建设以点带面、轴状扩展;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④因地制宜,区域调控。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洁 《乡镇经济》2008,24(3):28-31
土地保障是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由于缺乏正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农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建立全面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农民社会保障还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中国转型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文章将土地流转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联合构架,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务农人口三大群体,通过土地流转补偿方式的设计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  相似文献   

19.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地区的现有耕地保有量的大幅减少和征地成本的上升,将促使地方政府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而大量国有和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存在,为政府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机遇。本文认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关键在于形成政策合力,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st law of land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urban constructive land and the circulating mode are faced with great innovation. Land sto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form for the land us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acts a positive role in protecting city land and promoting cit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aspects 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rough the reform of land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