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民公社组织中同时存在表达性与现实性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形成的生产队产权制度在外部关系上未能保证生产队的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剩余索取权和支配权的有效实现,在内部关系上也存在代理人的激励不足与剩余控制权扩张之间的矛盾、集体产权的内排他性与公产成员福利索取行为之间的矛盾、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并对相关行为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选择实施一个较低的监督程度,优先考虑的是工业化租金问题,监督问题相对次要。社员是偷懒还是勤劳,取决于他们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3.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潘光辉罗必良一、引言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张维迎,1996)。由于交易(广义上的交易包括各种领域的交换关系)双方存在非对称信息,需要...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全部或部分分离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机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根源、特点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备受关注,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市场组织形式不断兴起。文章通过对湖南省A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合作社经营管理者肩负多重委托,主导作用明显;具有多重互惠性,弱势方利益容易受损等特点。文章构建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并依据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构建委托代理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是信息经济学对经济和社会现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在大学教育中,家长和学生之间、学校管理当局和教师之间形成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因而产生相关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试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代建制项目中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了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分析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意识、体制机制等方面剖析其原因,进一步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20多年来,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方法发展迅速。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型:第一种是由威尔逊、斯宾塞、泽克豪森和罗斯最初使用的“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第二种是由莫里斯最初使用,霍姆斯特姆进一步发展的“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第三种是“一般分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范辉 《农村经济》2007,(3):30-32
国家是行使征地权的唯一主体,而地方政府通过与国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负责征地中的具体事务.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征地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发现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中国征地权过度使用的直接诱因。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征地制度缺陷,特别是现行征地制度中缺乏规范严格的征地程序,是征地权经常被过度使用的直接原因。研究结论:防止征地权过度使用的主要措施是,明确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设定规范严格的征地程序。建立健全征地程序应当成为中国当前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防止征地权过度使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土地征用中外部性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大量农地被征用。然而在征地过程中,过低的征地补偿费产生了一系列的外部成本,最终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威胁粮食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因此,必须根据市场公平价格原则来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提高征地补偿费,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尽量消除因征地引发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减少外部成本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征地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征地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征地制度变迁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征地制度在其变迁中,呈现出土地附着物补偿的办法和标准没有变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征地权逐渐被上缴等路径依赖特征.因此,在以后的征地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重视征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土地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安置补助标准和征地权的行使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路径依赖特征等来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4.
矿业用地征用取得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耀叙述了我国矿业用地征用取得方式的沿革,指出了我国矿业用地现行制度导致的征地工作实施困难、工农矛盾突出,征地增加矿山企业成本,复垦土地产权纠葛不断等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实行临时用地制度、实行土地年租制、土地股权制度、土地等量置换制度等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民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双重功能,因此,征用农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就如何改革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论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重点探讨改革的模式和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立基于市场经济原则的新的土地征购制度。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在征地补偿中的缺失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制度性寻租实证研究--以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为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目的: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解决中国土地征用中的政府制度性寻租问题.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政府介入经济关系的强制性破坏土地市场经济关系,政府制度性租金相对值约为17倍.研究结论:政府应该利用竞争机制消散制度性租金,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分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存在种种弊端,因此在分析土地征购制度优越性基础上,提出如何克服土地征购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构造我国土地征购制度的模式,就是由政府垄断征地市场,统一征地并统一支付全部的征地费用,然后经过土地储备中的前期开发,再分别向用地者提供土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及征地改革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研究方法:通过探索征地补偿与农地土地价格的关系,试图回答征地补偿标准高低的问题。对征地补偿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结合理论和国际经验探索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提出改革建议。研究结论:(1)《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定低于农地的土地价格,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的区域和当采用高限的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时;(2)在"一对一"式的征地框架下,单纯提高补偿金难以平息征地中可能产生的种种争议和冲突;(3)"零星式"征地不利于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4)由于土地价值及其增值是由社会和国家(政府)带来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土地价值的归属,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高地补偿征地,过高的征地补偿也会产生(性质不同的)公平问题。笔者就征地改革制度提出建议:(1)"整村"式征地;(2)扩大可征地的范围,变"一对一"式的征地为"一对多"的可能征地关系;(3)改进征地补偿的计算方法,提高征地补偿的公平性;(4)将一次性征地补偿转变为按年支付的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