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或需要而言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这导致了资源总是处于稀缺的状态。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经济学的诞生,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如何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问题。有效配置资源在通常的定义里就是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能产出最大利润的地方去,来提高经济效率,增大产出。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对人类无限多样需求的供给总是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也就是已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济学研究中的生产资源稀缺性问题。从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出发,一个国家或社会首先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实现资源的有效而合理地配置,即如何把既定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有效而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到各种所需的用途中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正> 所谓法律经济学是一门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或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效率等方面学科,是由法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为"效率",即要求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其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解释法律现象与现实的全新的方法论结构体系,它可用来服务于整个法律制度,也包括经济法制的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二百三十年前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问世开创了经济学的先河,斯密所推崇的在追求自利过程中实现“经济刺轮奇迹般运转”的经济人也成为经济学的基石。之后,经过李嘉图、穆勒、门格尔、马歇尔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锤炼,经济主体假定由经济人上升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为理性人。  相似文献   

6.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子系统,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探寻社会救助制度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使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可以从福利经济学各代表人物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改革,社会各要素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日渐扩大,引起了不同社会群体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同一地区不同群体或同一群体在不同地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扩大,民生利益分配合理性问题成为当前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辨证关系的焦点问题,这对于提高国民福利,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和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相似文献   

9.
卢映西 《开放导报》2007,1(5):47-53,88
WTO自成立以来,效果令人失望,其原因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中的稀缺性假设没有区分欲望和能力两个概念。实际上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为此国与国之间才会产生贸易磨擦。生产过剩的根源也在于消费能力的稀缺。存在基础性错误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些现象。只要以有限的消费能力置换稀缺性假设中的无限欲望,就可以引起一场深刻的经济学革命,使经济学回到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上来,从而为彻底解决经济问题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0.
开发经济学     
辛耘 《开发研究》1988,(2):23-23
<正> 开发经济学也称“不发达经济学”.它诞生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它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探讨适应不同国情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技术和经济开发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及其客观规律,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美国学者阿加尔瓦拉和辛格1973年出版的《不发达经济学》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也扩展到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作与开发等各个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首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其次,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之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自私”和“工具理性”;最后,形式逻辑的兴起将丰富多样的追求转变为可量化的效用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兴建基于理性的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魏新龙 《北方经济》2012,(11):74-75
正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为了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在英、法产生了以斯密、萨伊和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重商主义注重国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不同,斯密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与世界财富增值的原因与途径,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该书的基本理念即经济自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分配是按照要素所有者在社会中的权力大小来决定的,他们手中的权力是由他们实际上控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决定的。没有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都有效率或合理的分配模式,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至于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在社会财富生产中的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最优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理解人的动机、能力、人类行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的假说归根结底是对“经济人假说”(Hypothesis of Econemic Man)的看法,这一假说是当前仍居正统地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绍忠 《山东经济》2008,24(5):27-31
当前在经济学界居于话语霸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因无法克服其生态“无根性”的致命缺陷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女性主义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流派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高度重视经济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心理语境,特别是高度重视人类经济所赖以生存的生态语境,即生态系统之根,把谋求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为克服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缺憾,进而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提供了较为可取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价值论关系到资本本义生产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坚持客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再无对价值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列举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价值论观点,研究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决定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平与效率理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公平优先阶段体现为国家干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以及福利经济学派等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效率优先阶段以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各学派提倡自由市场机制为代表;最后是以阿瑟·奥肯为代表的公平效率交替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措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