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的进—步提高。而这一目的能否实现.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历史趋势。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的职能也必然要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其重要的前提是政府与市场的如何定位。 现代经济体制,根据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程度,一般可分为:“秩序导向型”和“政府指导型”两种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健全和完善各种中小企业成长的支撑条件和社会环境,便成为政府的主要目标,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必须有相配套的政府促进行为支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政府促进行为的完善,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既基于对市场经济性质及其作用的认识,亦取之于改革十几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谈点认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问题,虽然人们对两者的性质、对市场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有所转变和逐步提高,但如何正确看待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否应该退出经济舞台?仍然是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改革以前,我们在计划体制及计划工作方面确…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说明,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刻变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行为的优化与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起着枢纽作用,不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如何优化和规范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行为及提高政府效率,必须在认识和解决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确定政府行为干预的范围、干预的方式,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和约束,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规模,把市场竞争原则引入政府机构,通过建立政府机构内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16条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第17条又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建立财权事权统一清晰、服务社会公共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财政手段进行的,而且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也存在缺陷和干预失效。财政失职表明政府的经济行为不规范,而政府的职能没有转变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本文就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失职及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需要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此情况下,政府如何实施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如何通过健康运行的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行为?本文仪就此问题谈点浅见。一、关于政府调控市场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经济职能的角度看,政府具有两重身份;一是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行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二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行使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保证国有资产不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自已目标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将产生巨大而探远的影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的要求,高校后勤改革的最后目标应是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在五、六十年代为我国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巩固人民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革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实现跨世纪目标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国有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把国有企业从计划体制下的政府下属行政单位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性主体,要实现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变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必须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1)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2)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3)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改革。而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素质是能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改革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年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和谐社会,在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国有企业、要素市场、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三大体制改革过程中,行政体制改革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一个充满活力、效率和积极性的政治体制,也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否建立和完善。历史经验又告诉我们,作为行政体制改革内容之一的转变政府职能又是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前提,否则,任何机构精简,权力下放,人事改革的成果都不能巩固长久。一、历史的简单回顾在我国,重视转变政府职能问题,是1984年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最早提出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  相似文献   

16.
如何根据世贸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行政审批改革的经验,认识和分析我国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出改革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有利措施并构建我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审批制度,是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和政府管理实践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为我们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设计了一幅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已经和正在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改革洪流,为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扬鞭催马,多做贡献。在大好形势下,切不可低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一、市场经济发展与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同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8.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平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改革政府行为的理念、功能、范式、财政体制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行政审批是政府对市场和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前置性管理手段。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我国在行政审批改革中设立了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行为、实现制度创新和推进依法行政的改革目标。但根据力场分析理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由于对相关主体利益的重新分配造成改革力场中存在驱动力和制约力。通过研究改革中决策者、执行者、受规制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向,可以获知驱动力和制约力的强弱,并推算出制度变迁的方向。为了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顺利推行,还需进一步分析制约力存在的方式并寻求相应的突破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必须将国有企业塑造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然而 ,随着改革条件的变化 ,国有企业存在着巨大的改革成本。以债转股作为切入点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