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文烂  银小柯  林斌 《技术经济》2011,30(1):122-127
从社会政治资本的视角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造林农户基本为村庄的经济精英,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多元化的职业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关系。最后,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注重配套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增强农户社会政治资本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外林权制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国有林权的特点,对该地区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该地区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安排合理的林权制度提供政策建议,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使林权制度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实现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利于林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围绕不确定产权而展开的利益博弈过程,也是具体的私人产权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本文以L村林权拍卖的过程为例,分析了乡村林权缔约的经验.研究表明,行动者的互动过程受到各种社会结构的制约,并且产权又通过行动者的互动而自发地建构出来.社会再生产中,各种制度安排纵横交错,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经济行动过程.既定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各种资本决定的权力结构主宰着有价值资源的基本流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起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文章考察了福建、江西等率先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省份的改革模式和主要经验,指出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法律缺失、制度不完善、组织不健全、政策力度不足、经营行为短期化、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并提出了法律规范、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利益再分配等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集体林权是指集体组织对依法属于本单位的,森林资源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由于森林资源具有稀缺性,经营森林资源能够产生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基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要,林权问题由此产生。笔者剖析集体林木、林地的产权问题,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价值分析,结合新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际,从制度建设和法律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新疆全面推进林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就是关注经济利益的构成和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关注资源和环境中的公正问题.如果政府保护的是一个较少合法性的经济体制,那么其政治合法性将因此受到威胁和挑战.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不公正。这需要构建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教育公正、价值公正四位一体的社会公正体系,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改革和完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权制度在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林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本文通过现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的思路和方法,保障林权所有者的收益权,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以此推动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国有林区社会经济稳定、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应从解决"林权"这个核心问题入手,合理组织林改地块采伐经营活动,不断探索林改今后发展方向等是实现林改下步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充分释放改革试点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何静  张婷 《经济师》2011,(10):204-205,207
在我国以往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践中,往往把农村土地制度单纯理解为耕地制度,而忽视了其中还包含着林地制度。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当我国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林地却仍然基本维持原有的制度,并没有随之进行彻底变革。实际上,大农业通常是包括林业的,林地经营本身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山西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山区面积多于耕地面积,林地生产资料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耕地。因此,研究山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其他省份集体林权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山西目前取得的成效,提出山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框架和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正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于社会的发展更是具有安全运行保障以及促进作用,社会公正已经成为了诸多社会价值目标中首要的价值,经济越是发展,我们越是需要社会公正,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随着经济发展变得更加丰富,从需要、效率、机会和程序四个层次对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集体林业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探索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有利于提高集体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符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林权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探索,不仅可以发现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仍需解决的问题,为大兴安岭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及具体政策建议,还可以通过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其他省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权利客体是对权利的外部描述,是对权利安排在何种基础上的一种说明,权利客体的安排必须以实现权利追求的社会利益需求为根本目标。林权客体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客体,是对林权所进行的外部描述,林权客体不仅应当体现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还必须满足社会对其生态、精神价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武晓峰 《经济导刊》2009,(11):91-92
分配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核心,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实现分配公正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现状是初次分配不尽合理,第二次分配覆盖面和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调节作用缺失。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视角分析,认为导致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的林权抵押贷款困境的原因为信贷约束,而信贷约束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时的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匹配造成的。林权抵押物价值保全风险和处置变现风险是金融机构承受的主要信贷风险。因此,打破林权抵押贷款困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为大力发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和适度放宽林木采伐管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及解决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导致了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特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使中国农村居民基本保障权益受损、遭受社会不公正待遇,同时也是社会收入分配扭曲的表现。必须通过价值理念、政策调整和制度保障加以改变,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和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就是关注经济利益的构成和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关注资源和环境中的公正问题。如果政府保护的是一个较少合法性的经济体制,那么其政治合法性将因此受到威胁和挑战。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顾钰民 《经济纵横》2008,(1):41-44,14
经济利益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利益关系和谐。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并不能自发地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当前,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制度因素,也有市场因素,还有政策因素。要化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必须运用市场以外的政府力量。政府通过制定再分配政策和理顺分配体制,防止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防止出现既不符合效率原则,又不符合公平原则的分配现象。这是对政府在构建和谐经济利益关系中职能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20.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依然面临林权流转不规范、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和林业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障碍。总体看,应在经济先发地区推广林地"均股均利"政策,在经济后发地区继续推行分林到户政策及构建林业发展和森林碳汇联合组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完善林业服务体系,强化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规范林木采伐限额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