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福建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 2003年,福建各级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社会事业投资和国债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战胜非典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事业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的特性,决定了确定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投资分工与合作格局.如果将社会事业的提供与生产视为一个投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那么,提供和生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各种组合方式中,不同提供者和生产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外部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代理问题和产品质量的可见性成为社会事业投资模式选择的重要标准.这里我们补充两方面的标准:其一是政府的效率;其二是政府负担能力.社会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政府出资、服务收费及民间捐赠,社会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有赖于这三种融资方式的规范、有序与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戴静 《经济论坛》2006,(10):109-109,114
义务教育从其消费特征来看,可视为准公共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效益的外部性。义务教育公共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导性融资责任,否则会出现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局面。实行义务教育,使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进而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政府如何支持教育事业,以面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需要,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当做执政的第一信号,是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生动体现。将改善民生、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治理目标用“五有”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着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不仅果断地转移到民生领域,而且具有了明确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论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二是鲜明地突出了社会建设的“民生”主题,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加深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对于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明辉 《发展研究》2007,(10):94-96
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葛滢滢 《新经济》2014,(4):67-6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政治期待,民生问题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政治问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不能脱离民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于民生政治.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3,(11):F0003-F0003
为保障民生幸福和创新社会管理,江阴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强化民生保障,低保标准提高至530元,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8525万元、慈善救助金5680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重点优抚对象补助金3766万元,实施自然灾害民生保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只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福建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之后,上下统一认识、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勇于实践,全省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面貌有很大的改变,部分指标已与经济发展基本适…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29日新华网报道,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近期将颁布实施,主要用于考核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向,考核为市民办实事的效果。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29日在中共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这是深圳解决民生的一项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并直接影响到改革方向与社会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遵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紧密结合河南省的具体实际,在推进河南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下,研究河南省社会事业开放的总体设计及对策。河南省在社会事业开放的总体设计及对策制订中,要充分体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充分体现河南省党委和政府治省理政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玲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231-23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中国,民生问题从提出、发展到最终解决,也就是从它产生的现实性、进一步演变下去的可能性、解决的必然性,将探讨民生、民主和民权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民生—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这不仅需要诸多微观制度创设的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宏观眼光,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又是党委政府的职责。如何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当前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文章基于改善民生的视角,从认识、方略和措施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东经济》2012,(2):21-21
2月7日,广州中心城区越秀区为“广府文化”传承地,其去年民生福祉得以改善,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年总投入达42.78亿元。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意义重大。这既有利于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也是保持经济和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500美元,已经进入到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到这一阶段后,对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求会更高。  相似文献   

20.
刘建峰 《经济师》2011,(3):229-230,234
2010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全区社会事业发展克服许多不利因素影响取得重大成就,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今后应采取加快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繁荣的文化体系、充分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规范的防灾减灾体系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