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走向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从而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出路的市场指导以及建设的新措施、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化建设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留柱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71-27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特别是网络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社会需求而发展的,我国目前面广量大而又紧迫的就业需求,对现代服务业既是发展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信息化现代服务业,面对就业的不同需求类型,以适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探索型就业需求为重点,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和比较优势,可以为促进就业和创业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京京 《消费导刊》2014,(7):235-235
高校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同时,毕业生以及社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就业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工作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和转变高校就业工作观念、手段、渠道。找到新媒体时代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策略,满足毕业生及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到市场机制,对高校和大学生都有巨大影响.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高校必须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研究,从内部改革入手,建立与市场、社会联系的机制,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由于就业信息网功能不够健全,学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就业信息网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学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就业平台,加强对就业信息化工作的系统规划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一个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满足多元化求职需要的现代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许明 《中国报业》2012,(10):25-26
就业难成为当前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成为关键性要素。本文从就业力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对我国当期新闻传媒专业就业背景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以高校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提出调整课程内容、建立需求导向型实践模式、运用团队教学法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四条策略,以提升高校新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魏巍  杨河清 《商业时代》2015,(4):111-113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作搜寻理论,为工作匹配、摩擦性失业、保留工资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2008年开始严重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评估?高校和整个社会需要通过营造何种环境来助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一度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拟从工作搜寻理论模型入手,通过筛选、提炼影响工作搜寻的诸因素,描述诸因素对求职者的作用机制以及求职者对诸因素的适应机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4)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大与社会容纳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和高校作为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两大助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具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及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不断探索人力资源培养途径和方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以促进离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石海娥 《光彩》2013,(7):23-24
《光彩》:请您分析一下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其特点是什么? 信长星:就目前而言,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上升,但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用人需求却有所下降,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的就业压力比往年又有所增大;从结构上看,存在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因此表现为企业招人难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两难现象;就业工作自身也存在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服务还不能有效适应高校毕业生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加强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使得高校就业服务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笔者就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熊亚辉  黄卫华  朱欢 《商》2014,(31):46-46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了解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对专业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迅速扩大,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60万,加上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11年就业的大学生已突破千万人.“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但与此产生鲜明对比的是,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量的IT企业面临招不到人的窘境.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表现旺盛;另一方面,高校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仍然停留在知识培养阶段,忽视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将通过对IT职业资格认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两个方面调研,总结出IT职业资格认真对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夯实了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同时国家对于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就更大。为社会输送专业经济技术型人才也成为各个高校的任务之一,高校应以就业为向导,重视对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下面文章基于就业向导下的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邵焱  王慧  苑卫卫 《中国市场》2011,(39):41-43
当前,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需求、专业设置滞后、毕业生素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形势下,高校如何从营销角度出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全面营销为指导,从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整合营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被人们看好的高校物流类毕业生们却在择业过程中屡遭尴尬。消除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实现成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文章最后就目前市面上几类物流人才的需求单位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高校物流类毕业生求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日语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企业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结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开展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相关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亦是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财会类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整体环境的制约、高职院校教育定位及专业培养存在缺陷、高职院校毕业生没有打好坚实的就业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摇篮,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因而,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财会人才,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璞  单宝珍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66-267
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该项工作起步较晚,且各个高校水平不一。通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受高校扩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错位等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日趋严峻。高校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完善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全程渗透就业指导,人人参与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及设施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科学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渠道,千方百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