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商。当今,国家要发展、要富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新一代儒商。儒商的经营理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方面,它对我们今天塑造现代儒商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十分推崇“儒商”这个提法,以致一些行事为人少见古儒风范、一心只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商人纷纷借以往自己脸上贴金,让人听了、见了忍俊不禁。也许正因为如此,潮流过后,今天的商界似乎对当年泛滥的时尚格外冷落。   尽管儒商的提法不再时尚,尽管人们不再仰视儒商,但有道是,真金总会放射光辉──真正的儒商在经历了时尚潮流的洗礼之后,依然高擎着儒商的大旗,既真心崇尚古老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又努力塑造亦儒亦商的现代文化品格,不仅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为“…  相似文献   

3.
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传统儒商可视为我国早期企业家的雏形。他们的经营活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指导,赢得了顾客和市场。“人们把日本、台湾、韩国、香港所在的东亚地区称为‘儒家文化圈’,认为儒家伦理从根本上造就了东亚经济奇迹.成为东亚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从现代市场营销学角度去诠释,就会发现,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伦理道德,也是营销道德。  相似文献   

5.
浮躁的商业社会里,人们呼唤中国的商业诚信何处寻?面对此起彼伏的贸易争端,中国商人急需在世界上以一种良好的形象示人,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贸易并从中汲取经验。儒商精神的根本在于“仁、义、礼、智、信”,其核心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6.
儒商和新儒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和“新儒商”是推崇儒家文化思想,追求儒文化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亦儒亦商的华人企业家群体。新时期,研究儒商现象,宣扬儒商理念,挖掘其文化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隆重纪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0周年,并深入交流国际国内儒商研究成果,10月31日,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会同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商人杂志社联合主办了“2009国际儒商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业》2009,(4):F0002-F0002,F0003
“2009国际儒商高峰论坛”是儒商文化交流的重要会议,由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商人杂志社、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及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2009年10月31日,以“弘扬儒家思想,繁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夏瑛 《现代商业》2007,(7Z):66-66,65
当商战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大地时,各种营销的手段,无一不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广泛的应用。从最早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种对文化的浅层理解,到今天的“儒商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对文化的深层认识,都向人们昭示着一个明显的信号:未来竞争的焦点是文化,文化营销将成为未来营销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软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中国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发展土壤。儒商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而且可以让后人可资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能够经受历史长河的考验,为现代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在当代社会,现代企业经营者就应该努力去学习去传承仁者爱人的以人为本的经商理念,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要心系经世济民的家国天下情怀以及坚守诚实守信的经商行为原则,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优秀儒商文化的概念,再思考并提出儒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的文化建设的帮助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漫话儒商     
漫话儒商徐鹏中国一直是以儒学为文化传统的国度,一件事一带上儒字,便底气高雅,非同凡响。比如战争是武事,偏偏能出儒将。远者如三国刘备伐吴,孙权起用陆逊,成为“书生拜大将”的故事;近者如民国倜傥风流如一介书生的蔡锷首举义旗,连横讨袁,成就再造共和的赫赫功...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的召开将为报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1月8日—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网”的建设目标,强调“建设利: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将实现文化强同的建设目标分解成“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报告中还首次出现了“全民阅凄”、“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词。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义化强围建设过程中必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商业企业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竞争优势,不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思想、手段与方法,还必须继承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新儒商精神”是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借鉴吸纳西方管理文化,促进东西文化交融、渗透、升华的结果。这需要构筑和谐营销模式,以实现企业与自然、个人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这之间的和谐,推动商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效金 《商界名家》2004,(2):101-102
徽商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在长期创业过程中形成的“诚”、“信”、“义”、“仁”等优秀商人情怀给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新经济和WTO的挑战,古井集团自2000年鲜明提出“我们都是商人”后,现在又着眼  相似文献   

15.
孙强  徐林 《江苏商论》2006,(2):36-37
“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中,尚“义”是做人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尚义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  相似文献   

16.
盘祺夫 《华商》2014,(7):78-79
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比如儒家“仁、义、信、和”、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等,都可以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7.
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相通性和内在契合性,找准传统儒家慈善文化与志愿精神的内在契合,让志愿精神上升为个人的道德信念、人生信仰和普遍准则,既有助于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又利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递传统文化底蕴。以儒家慈善文化涵养青年志愿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仁爱之思”推动关爱他人的内在追求;二是以“义以为上”塑造成仁践义的道德情操;三是以“天下为公”激发心怀社会的奉献精神;四是以“积善成德”促进博施济众的慈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19.
京城老字号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儒家文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老字号的命名都富含儒家伦理;而在老字号的发展过程中,诚实守信、义先利后的儒商文化又是老字号成为品牌的主要因素;同时,儒商文化引导京城老字号,在逆境中亦可顽强不屈,不折不挠,走上老字号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商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成熟的华商网络,另一方面受益于华商的多元化文化,特别是“儒商”文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应充分利用海外华商网络,吸收其合理经济文化思想,进行互补性合作,共同谋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