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15年,西藏的农牧民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接近全国水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剑指"三农"新挑战,破解"三农"着力点,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使人地充分结合,提出"四个‘如何’,五个‘新’",体现了国家对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注。消除西藏农牧区的贫困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整个西藏社会发展的全局。文章立足于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现状,从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存在的缩小差距任务繁重、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促进发展成本较高、反贫困目标和任务艰巨等问题出发,分析利用了"十二五"之前与"十二五"期间西藏农牧区的扶贫对象与扶贫开发资金的历史数据,探讨了西藏农牧区反贫困的具体措施与合理建议,指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人口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社会服务水平、移民搬迁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领导中国人民消除贫困、强国富民的90年.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消除贫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极大地推进中国消除贫困的伟大事业,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其中,邓小平反贫困理论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成果和杰出代表.过去,由于解决实际的贫困问题的需要,我们对邓小平反贫困思想的具体内容关注较多,很少从反贫困理论自身的逻辑结构出发,去探究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科学体系以及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为此,本文想弥补上述欠缺,以求进一步丰富对邓小平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矢志不渝的开展反贫困斗争,反贫困方式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反贫困的目标从"保生存"到"保生存、促发展"再到"惠民生、促发展",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消除绝对贫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和回顾新中国70年反贫困实践历程,可以提炼出基本经验:坚持大扶贫格局,不断向贫困人口赋权,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不断创新反贫困机制。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工作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减缓相对贫困,本文结合新中国反贫困历程和基本经验提出一些展望: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满足人民需求的相对贫困标准;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明确新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目标;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设计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框架;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借鉴以往的反贫困政策,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中的农村文化贫困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新时期贫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从经济层面,更要从文化层面来认识中国农村的文化贫因问题,并指出文化贫困是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在对文化贫困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分析中,提出我国当前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素质,逐步解决我国农村文化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由于近些年国家扶贫政策以及金融反贫困的不断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贫困现状以及西部农村地区反贫困绩效,并且对西部金融机智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消极影响是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尖锐的问题,现阶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非常严峻,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新特点,进一步明确新的反贫困思路,采取更为有力的扶贫措施,对于迅速缓解和逐步消除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扶贫难度很大是西藏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与严峻制约.针对西藏农牧区反贫困治理存在的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实力薄弱、发展能力低下、人力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特殊困难,治理的重点应该是创新管理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调整教育结构和强化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贫困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贫困机理分析国务院扶贫办陈凡一、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模式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的经济行为决定了贫困地区农户的贫困机理,而揭示与掌握贫困地区及其农户的贫困机理则是科学地确定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一)贫困地区农户分类我国贫困地区的农...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农村长期性贫困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突破区。本文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历史积累效应、体制制度六个方面,对构成西部地区长期性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和消除该区域贫困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是最早从制度层面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贫困的。在深刻揭示无产阶级贫困根源的基础上,马克思还科学地构想了消灭阶级和贫困的未来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发展生产,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才可以最终消除贫困。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脱贫致富、消除贫困的60年.历经一个甲子的拼搏奋斗,中国已成为全球消除贫困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卓有成效的反贫困实践往往是与科学高效的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实施分不开.本文在回顾总结新中国60年反贫困战略演进发展的基础上,将新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其演进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新世纪新形势下反贫困战略的创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的集聚地且呈连片辐射状。连片贫困区基于民族、文化、相似地缘性等原因有着强烈的反贫困内驱合作动机。通过考察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因素,应该加强贫困地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为此必须整合贫困片区的力量及公共资源,走跨行政区协同供给的战略路径。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供给中应注意信息畅通机制、协调组织、协调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创新与建设,保证供给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发展基金与金融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融反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高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水平,但是只有当贫困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时,他们的相对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因此,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为贫困群体安排适当的金融服务机制,以加快反贫困进程。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对社区发展基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了为贫困群体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绝对和相对收入水平,对加快反贫困进程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贫困标准理论运用与当前扶贫新问题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标准是制定反贫困行动计划、衡量反贫困效果的重要指标,它的确定直接能决定国家消除农村贫困的战略布署。一、贫困标准的理论选择与研究(一)贫困标准的理论基础由于贫困概念性问题和真实贫困数据的不完全,贫困标准的基础理论可以依据福利效用函数理论予以确定。该...  相似文献   

16.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阿玛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人低下.沿着阿玛蒂亚·森的思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倦的国情,本文提出"农特反贫困应以社区为‘体',以发展社区能力为‘用'"的农村反贫困新思路.认为农村反贫困攻坚工作应从农村社区层面入手,坚持"授之以渔",以"输血"带动"造血",以发展农村社区能力为根本,建构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支持和市场调节的立体化反贫困体系,以形成能力型的农村反贫困杌制,走以内源式脱贫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其贫困人口是全国农村中收入水平居于最低层次的弱势群体。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参与式扶贫与农民合作社的互动关系,提出"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反贫困模式,以整合政府在贫困地区投入的资源,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反贫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贫困与反贫困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贫困与反贫困思想探讨李含琳贫困与反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目前世界上仍有1/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中国也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据统计,到1995年底,仍有6500万人。面对贫困与反贫困的严峻形势,许...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新疆兵团边境农场的贫困问题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如何有效制定和实施适合边境农场发展的反贫困战略,将对缩小边境贫困农场与其它地区的贫富差距,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特别是在稳定农场职工安心戍边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新时期边境贫困农场反贫困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边境农场反贫困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边境农场反贫困的战略选择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中将减贫作为首要任务。可见,缓解和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与追求。当前,主流的反贫困理论主张是通过教育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使他们有能力自行走出贫困,为此,深入研究教育发展的减贫效应,一方面可以扩展教育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理论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会有助于评估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质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