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当前征信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现状和主要作用 (一)征信系统对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及关系人的所有信用记录,对照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规定决定是否给予信贷支持,形成了一道防范信贷风险的"防火墙".同时,征信系统还对一些有逾期倾向的借款人产生较好的警示作用,促进了借款人的信用意识.各商业银行都存在由于借款人信用记录不良而被拒贷的情况,非常有效的防范了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信用意识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和有待破解的难题.随着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不断健全与完善,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来查询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对借款人信用意识的形成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有朋友对我不断感叹:"不良信用记录真是害了我,平时恪守自己的信用真是太要紧了!"原来,朋友急用钱,想到银行贷款,没想处处碰壁。到农村信用社时,信贷员进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看后,说:"你有‘不良信用记录’,不能贷款。"后来又到工商银行用房产作抵押贷款,信贷员查看个人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4.
月度新闻     
《大众理财顾问》2012,(12):12-13
银行Bank央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上线不良信用记录留5年央行征信中心11月4日证实,个人征信系统的新版信用报告已于2012年8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个人征信系统的所有接入机构都应查询新版信用报告并以其为准。担心信用卡或贷款逾期负面记录会伴随自己终身的市民,可以把心放一放了。在旧版个人征信报告中,逾期记录只要曾经发生的,就都会显示。然而,在新版信用报告中,只展示消费者最近5年内的逾期记录。这意味着,假设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今年1月的逾期记录,将在个人征信报告记录里保留至2017年1月,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朋友对我不断感叹:“不良信用记录真是害了我.平时恪守自己的信用真是太要紧了!”原来,朋友急用钱,想到银行贷款,没想处处碰壁。到农村信用社时,信贷员进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看后,说:“你有‘不良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能,并且建成个人征信系统,运行至今已收集8.15亿自然人信息。征信体系除"惩治违约行为",同时也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需要信用修复机制帮助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或个人阐明违约理由、结清历史业务、改善乃至消除不良记录。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1月份开通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查询系统以来,不少人存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遇到不良信用记录而被拒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原因,并对征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征信体系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基础,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了银行业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搜集的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贷款信息、信用卡消费信息和担保信息。个人征信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已实现全国联网,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90%以上的信用记录已经入库。  相似文献   

9.
把这些信息纳入人民银行的信贷征信系统,银行审查贷款时了解到这些企业或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就可能不会给他贷款,既防范了银行信贷风险,又促进企业和个人及时纳税,这样征信系统的生命力才能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杨瑞  耿涛 《征信》2015,(2):32-34
个人征信的投诉内容主要是针对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的形成,可能由个人主观故意或负面行为造成,也可能是由非本人原因或本人原因造成的但"情节轻微"的不良信用记录,后者是引致目前征信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降低征信投诉、合理处置投诉事件,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同时商业银行应正确运用、合理处置个人信用报告。  相似文献   

11.
刘荣  于琳娜 《征信》2016,(2):34-37
个人非恶意原因造成的负面信用记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金融消费者、数据报送机构和基层人民银行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引发诉讼风险和法律风险.结合苏皖鲁豫交会地带7个地级市基层人民银行的征信业务实践,分析非恶意个人负面信用记录的成因和风险,建议履行告知义务,适当宽限展期,强化征信模块,以逐步减少个人负面信用记录纠纷,不断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征信业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信用信息共享是征信的本原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首次将“信用信息”这个概念引入我国成文法中,并对利用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在放贷人之间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制度规定。我国现代征信制度主要涉及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交易活动,这种典型的民事或私权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征信制度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个人征信系统的新版信用报告(2011版信用报告)已正式上线运行,个人征信系统的所有接人机构都应查询新版信用报告并以其为准。在旧版个人征信报告中,逾期记录只要曾经发生的,就都会显示。然而,在新版信用报告中,只展示消费者最近5年内的逾期记录。  相似文献   

14.
一、县域征信系统建设及使用情况目前,县域所有金融机构都将信用报告查询作为放贷的前提条件,由于受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部分金融机构仍没有实现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对接,需要到当地人民银行查询借款人信用报告。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个别县域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建设的滞后,已明显跟不上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需要,亟待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对辖区内个人信用卡引发的不良信用记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结合辖区个人征信业务处理实际情况,总结了信用卡引发不良记录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社会意见,信用负面记录引起关注.作为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打交道最多的个人消费者,对自己的信用记录有多少了解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金融机构视角,分析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状,从信用信息采集、征信系统对接、授权查询模式、信用信息共享、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剖析征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征信服务公司发展对我国个人征信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我国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贷征信业不成熟带来的"信用缺失"瓶颈.个人信贷征信业的欠发达导致"银行一居民"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消费信贷申请者个人收入水平、财产数量、负债状况以及过去有无信用不良记录等个人信用信息,银行不易全面获知;或者即使通过专人调查研究能够获知,但是信息搜寻成本却十分高昂,反而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石,信用记录的征集、管理、使用在社会日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正式对外提供境内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服务,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维护自身信用记录的重视,对信用社会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信用审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防范了违约风险,提高了金融活动整体效率。今年1月,国  相似文献   

20.
个人征信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随着金融机构对征信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征信机构现有的产品与服务已越来越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多元化、高层次的需要;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也应当积极提高对征信报告的甄别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个人征信系统在个贷业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