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应该遵循最大限度地保障、最适度地保障、最小成本和代价地保障、最公平地保障及最佳可持续地保障等原则。具体要求为:保障任何人都能体面地生活;保障基本的消费安全;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和耕地"红线"指标;主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粮农与非粮农之间的利益平衡;实施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带推进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补贴,增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原则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应该遵循最大限度地保障、最适度地保障、最小成本和代价地保障、最公平地保障及最佳可持续地保障等原则。具体要求为:保障任何人都能体面地生活;保障基本的消费安全;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和耕地红线指标;主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粮农与非粮农之间的利益平衡;实施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带推进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补贴,增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科技教育对发展粮食生产支撑力不强的现状,通过从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影响农业科技教育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3个层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强化农业科技教育职能,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提升粮农的种粮技术水平,加快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展"两型"粮食。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粮食安全隐忧及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以来,由于我国粮食的连续丰产和稳定的供给,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但是,针对粮食安全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粮食增产并不等于粮食安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新常态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隐忧: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之忧、水资源缺乏、农业生态退化之忧、种粮比较效益低下之忧、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之忧、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之忧。要消除粮食安全隐患,势必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兴粮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探索市场化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的成就、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成就显著,主要经验有:(1)粮食安全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推进粮食安全要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平衡;(3)推进粮食安全的制度和政策创新要注重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也要注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责任;(4)推进粮食安全要注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育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增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今后推进粮食安全需要注意粮食生产—消费空间距离拉大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侵蚀农业增收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流通市场放开与粮食安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流通市场放开后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项措施 :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 ;完善粮食储备系统 ;推进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适度开展粮食的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6,(11):1-1
从粮食安全和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而是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的协调问题。因为.能够对粮食安全和粮食平衡产生最直接、最全面影响的是粮食的综合供应能力问题。所谓粮食综合供给能力。实际上就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当粮食综合流通能力非常强。从生产到消费的通道极其顺畅且通达时间接近于零时,粮食综合供应能力才等同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决定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强弱的诸因素当中,如果说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则高效的物流体系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不仅是粮食供求的简单平衡,还需要运转高效、流通顺畅。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时空离散度扩大为粮食安全保障增加了难度。粮食生产和消费如何有效衔接,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性问题。从不同的观察视角分析,粮食产销衔接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主体来看,粮食产销  相似文献   

9.
王军 《农业经济》2012,(2):101-103
针对目前金融支持新疆粮食生产存在“缺乏抵押、担保途径、贷款难”;“农村金融供给缺乏、可贷资金总量有限”;“贷款期限与粮食生产周期不匹配”;“粮食保险承保面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增加粮农可贷资金总量拓展抵押担保业务”;“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分散粮农自然风险”;“加强银(信用社)保合作提高支农效率”的措施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新疆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并提出了必须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努力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充分利用政策手段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在执行初期,实实在在地促进了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但时过境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农业比较效益的进一步下降,我国农业的副业化、边缘化,农村的"空心化"及农民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四川两省组建土地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等多重效果;四川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实现了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两地的实践表明,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龙头企业以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粮食规模经营优势和农业产业化优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曲凌夫 《农村经济》2006,(12):31-33
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状况,分析了未来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提出了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1)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2)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节水农业建设;(3)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问题关乎着我国的民生以及社会的稳定,所以粮食问题是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有粮则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生产大国的具体国情,从人均耕地资源、自然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农业科技发展、种粮比较收益等五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富有参考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切入,着眼相互交织、融合交汇的"两个大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战略意义,强调在新发展观引领下、我国必须统筹谋划保障粮食安全新方略。论文着重阐明,在坚持我国制度体系及弘扬其优势的保障下,必须采取九大方略:加强道路自信,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牢基础;善于把"两手"结合并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活力;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进一步加强"定海神针";建立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动脉;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切入,着眼相互交织、融合交汇的"两个大局",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战略意义,强调在新发展观引领下,我国必须统筹谋划保障粮食安全新方略。论文着重阐明,在坚持我国制度体系及弘扬其优势的保障下,必须采取九大方略:加强道路自信,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体系,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打牢基础;善于把"两手"结合并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战略基点,强化农业粮食发展新引擎;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的活力;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进一步加强"定海神针";建立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畅通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动脉;以科技为武器,筑牢农业粮食生物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实现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影响我国粮食产量有多方面的因素,如耕地面积增减、综合生产能力大小、政策调控的强弱等,但最核心的是不断增加粮农的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级政府应把关注粮农增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积极探索构建粮农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但2011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陡然加大,粮食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与此同时,"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和"产粮大省,财政穷省"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解决粮食主产区利益失衡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创建粮汇和粮汇交易机制,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关系,进一步释放粮食产能,可能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便捷  相似文献   

19.
为着力解决粮食产后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2017年开始,我国全面集中开启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以促进粮质提档升级、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改进粮农议价环境,为打通粮农增产增收“最后一公里”创造条件,同时为粮农适应市场化收储做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粮食单产波动的地区性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考察了各省市粮食单产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波动水平并不能反映各地区粮食单产波动的真实状况;粮食主产区的波动系数和波动幅度要比其它地区高;西部地区现阶段尚不具备充当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条件。要加强粮食安全,必须稳定粮食主产区粮农的预期收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绿箱政策”中一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