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初翰林学士解缙,19岁中进士,后来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不愧为一代雄才。同时也因会拍皇帝的马屁而闻名。一次他和明太祖朱元璋一块儿钓鱼,他不断地上鱼,朱元璋却一条没钓着,皇帝自然满心不高兴,他即刻献诗一首:“数尺丝纶入水中,金钓一抛荡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这马屁拍得多地道,几句媚言既回避了皇上的尴尬,又把朱元璋捧上了天,哄得老朱龙颜大悦。  相似文献   

2.
清风 《乡镇论坛》2010,(6):41-41
古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样的禅语中其实包含了人生的许多哲学,而宽容则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至少要用宽容心原谅三个人。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2012,(6)
我是安徽徽州人。 让我先把安徽省最南部,徽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做个综合的叙述: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一共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溪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便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原来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却是他的祖籍。  相似文献   

4.
浙江吴兴八里店道旁有一茶亭联曰:“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西东。”真实道出了茶亭的作用和意义,既写眼前景物,又含佛道禅理,言近而意远,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冶金企业文化》2008,(3):45-45
刘基,字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得力的谋士。朱元璋当皇帝后,准备大肆封赏亲朋好友。众人臣竭力劝阻也无济于事。军师刘伯温想了个主意。这一天,他和朱元璋微服私访来到城隍庙。庙里有许多人正看一幅画:一个人头发乱得像鸡窝草一样。一束束竖起来,每竖都顶着一顶帽子。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刘伯温。  相似文献   

6.
从严监生临终伸出两个手指所想到的云水读罢《儒林外史》,有这么一段:小财主严监生在弥留之际,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众家人乱哄哄竞相猜测其意,严只是一味地摇头。其妻赵氏上前道:“老爷,只有我知道您的心事,您是为那盏灯里的两根灯草不放心,恐费了灯油,我如今...  相似文献   

7.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手下的人算过一笔帐: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帐,算得颇有哲理,不防称之为:“一口井”哲学。 古往今来被法办的贪官,都有一个最大的教训,就在于守不住“一口井”。这些贫得无厌之徒,总嫌“井水”不满,于是到处“挖沟凿堰”,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谋取不义之财。可是,财源滚滚而来,把他们的“井水”灌得溢了出来的时候,便把自己给毁了,不仅“溢流”出来的金银财宝自己享受不到,就连不满的“一口井”也丧失…  相似文献   

8.
《湖南房地产》2006,(8):1-1
同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家一样.姚芳明先生走过了一条崎岖坎坷之路:家境贫困.使得他过早地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82年.前往重庆经商。11年时间里创立了“重庆市永丰针纺织品有限公司”,1994年.他毅然卖掉了在重庆打下的产业,携带全部资金.举家迁至永州冷水滩,成立“永州市渝洲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9.
赵丽 《河北企业》2001,(4):35-36
《礼记.曲礼下》曰:“君命,大夫与士肄;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这话的意思说的是人们在什么位置就应该说什么话,公路在路言路当然是天经地义,也是惯性使然,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波波大潮,当公路人把眼光放开望远,于是看到:路外的世界精彩!借公路之光,在路言商,我们才惊喜地发现,这真是一块好大的蛋糕。  相似文献   

10.
刘文瑞 《新远见》2011,(6):123-124
“千金市骨”是众所周知的成语故事.典出《战国策·燕策》。说的是燕昭王求才不得.他的大臣郭隗告诉他,古代有君主派人寻找千里马,结果派出去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却是死的,于是就买了尸首回来。消息传出去,结果一年内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这个典故是否属实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何春梅 《经营者》2008,(17):72-75
去年,潘石屹的博客里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黄包车夫拉着王石和潘石屹,问他们前面拐不拐,王石答曰“拐”,潘石屹答曰“不拐”  相似文献   

12.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译文 孔子说:“看他做事的动机与目的,观察他做事的来龙去脉,再看他做事安于什么、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人又如何还能隐藏得了?”  相似文献   

13.
高峰 《秘书工作》2013,(2):48-48
今天,“四菜一汤”已成为节俭的代名词。据说,这是朱元璋的发明。朱元璋称帝后,面临着一个经历战乱、一穷二白的局面,需要节俭度日;加上他穷苦出身,当年甚至当过乞丐,什么苦没吃过?因此他对物资要求比较低。但他很快发觉有公款吃喝的苗头,于是趁马皇后过生日,召集群臣,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  相似文献   

14.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5.
发愤忘食     
《论语·述而》中记载着孔子的一个典故: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系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因担任过叶县尹,被人尊称为叶公。他曾向孔子的学生——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哪,发愤起来会忘记吃饭,高兴起来会忘记忧愁,  相似文献   

16.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到一家山村小酒店饮酒。酒虽好,但无好的下酒菜。朱元璋便随口吟出一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不料酒店的老板娘却是个善于对对联的聪慧女子,忙接口道:“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令时,有一位教书先生告状说,他教了一年学,主人讲明工钱是八吊钱,现在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在殿上问群臣,什么人最快乐?群臣众说纷纭,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最陕乐,有人说金榜题名最陕乐,还有的说富甲一方最快乐,但是朱元璋听后都摇头不以为然。这时候有个大臣说:‘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8.
薛艳丽 《质量春秋》2007,(12):41-41
引进人才,往往以“优秀”为目标,要“最好”的,这似乎是一条选才的“标准”。被不少地方广泛遵循。然而.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却不是这样。他有一个重要的人才理念,那就是人才的水准要和他所在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相适合。适合企业的人才,就是最好的人才。他提倡“70%的求才法”,  相似文献   

19.
和尚应考     
和尚应考从前有一个和尚,羡慕读书人中进士、中举人、中秀才,决定去考场一试。第一场口试对联,主考官出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上。”和尚忙答道:“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主考官又出联:“子曰,克己复礼。”和尚略加思索答道:“佛道;回头是岸。”考官一听火...  相似文献   

20.
梁冬 《乡镇论坛》2014,(27):26-26
儿子思念母亲,这是人之常情,但矢志不渝五十年,甚至弃官寻母却实属罕见。宋朝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就是这样一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孝子。 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人,出生于宋仁宗年间,父亲朱巽官拜工部侍郎。朱寿昌虽生在官宦之家,但不幸的是,他的生母刘氏是他父亲的妾室,正妻妒忌刘氏有了孩子,便不断诽滂刘氏品行,在朱寿昌七岁那年,正妻设计将刘氏赶出了朱家。在临别之际,母亲为朱寿昌缝制了一身衣服,并给他戴上半个圆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