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白茶 《中关村》2011,(8):62-62
欣闻中国“产业报苑”中大名鼎鼎的朱石川总编辑住进了养老院,晚生开玩笑地称之为。院士”。其实。这位。院士”,还真有几桩让后人不能忘却的创举,诸如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报纸头版整版刊登广告”的“革命者”;“第一家用激光照排出刊报纸的人”,得到中科院王选院士的鼎力支持和著名报人范敬宜先生的热情首肯。  相似文献   

2.
郭文婧 《中关村》2012,(1):82-82
在美国,院士当选的关键是申请的项目内容。否则,院士的实验室拿不到项目、无法维系.也照样难逃“裁员”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公廉第一难     
“激情司令”杨业功,被誉为我军新型指挥员的杰出代表,他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后的述职报告,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内心独白”——“我家4口人都拿工资,我的月收入3000多元,家庭月收入6000多元,总存款年年上升,已经达到30多万元,属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小康家庭。乘车、医疗公家保障,吃饭、住房自己掏钱,不喜欢别人送,钱够用就行,多了是个累赘。”读到此,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病危时留下的《家事遗嘱》——“余因尽瘁,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  相似文献   

4.
慕鲁 《中关村》2006,(11):112-113
金秋时节好读书。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拜读了两部关于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一部是《梁漱溟读书生涯》,一部是《国学大师丛书·梁漱溟评传》。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儒家”,窃以为言之过早了。时下的国学热中,不乏儒学的追捧者,也不乏可以称为“大儒”的学者。梁漱溟先生高寿九十有六,他的漫长人生旅途,饱经沧桑,几经多事之秋,不论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还是“喜看稻黍千重浪”,梁先生始终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先生“特立独行”的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始终与书为伴,在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追求他的理想世界。梁先生…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12,(3):19-19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李国杰先生,鉴于时下“大量人才依然在海外”的现状,认为“有计划有目标地引进高端人才,是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战略性举措”。“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现在是我国实施人才开放流动政策的收获期”。他呼吁:引进高端人才不能搞“钓鱼工程”。一流人才最需要的是“用武之地”,即给他们提供足够发挥才智的舞台,比如重大项目的领头人等。  相似文献   

6.
走近IPv6走进下一代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常彦 《中关村》2005,(6):78-81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全球IPv6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IPv6盛会——第四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为“CNGI和IPv6:无限创新,中国实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CNGI专家组组长邬贺铨院士,中科院院士、CNGI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未院士,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先生,欧盟信息社会总司新兴技术基础设施与应用司司长UlfDahlsten,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Laidid,天地互联总裁刘东等众多领域专家及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在历时三天的时间里,众多业界人士针对IPv6的技术、应用及前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9,(1):13-13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每逢佳节倍思亲,当2009年元旦钟声敲响之时,我们更加关心本刊顾问季羡林先生。“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季老尽可以坚辞“大师”、“泰斗”、“国宝”这些身外之物的浮名,但毕竟是年奔期颐的“人瑞”,这是无法更改的不争事实。不无遗憾的是去年岁末,“季羡林先生书画被盗事件闹得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09,(6):15-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科技北京”论坛的主题发言中建言:“北京应乘当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东风,将首善之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之都’,使之成为‘科技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做贡献,为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强国、信息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倪光南院士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具备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优势。一是“北京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5,(11):14-14
伫立“航天桥”头,仰望天空。星汉灿烂,寻觅神舟6号的飞行轨迹。蓦然回首,就在咫尺之遥的那座“航天大院”里,住着耄誊之年的”中国航天之父”——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钱老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张春民 《中关村》2013,(5):114-119
田世光先生一生仅有一个居所,故居内用具陈设摆放的起点.又竟是它的终点。其实.明白了世光一生的沧海桑田和华彩底蕴,也就明白了他的绚丽至极归于的平淡。  相似文献   

11.
马文良 《中关村》2013,(5):26-27
在他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邓兴旺博士。这位著名的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教授,正在做一件将影响中国十几亿亩农田的事。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许智宏院士对邓兴旺发明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赞誉有加之时,邓兴旺和他的团队也正快马加鞭。力图用精确设计育种技术替代传统的经验育种,并将其产业化,力争建成以企业化方式管理的世界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13,(4):16-16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中关村的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不论是连任的代表邓中翰、王文京、杨元庆、王小兰、严望佳,还是首次参加“两会”的李彦宏、雷军、秦升益,都精心地准备好一份份与中关村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提案。近年来,“中星微”创始人邓中翰院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疾呼尽快出台《国家自主创新法》。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3,(5):18-18
当“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向媒体放言:是什么拖了“中国创造”后腿?一是,“低效率审批拖死创新产品”。程京教授感同身受,拥有170余项国内外专利授权、累计近10亿元销售额,被评为“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术公司”,却差点闷死在审批机制之下。  相似文献   

14.
付丙丁 《中关村》2012,(1):47-47
去年岁末,曾在《中关村》杂志上读到一篇《“丁磊养猪”“老柳种菜”——贵在创意》的文字,说柳传志先生是造电脑的“知识英雄”,毅然投巨资去“种菜”,这正是企业家创新思维“联想”的结果;并赞扬“老柳种菜”意谓一种投资趋势,体现出企业“大佬”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5.
3月26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教授、现已九十高龄的于光远先生会见了艾雷斯科技总裁张盛容。于光远先生与张盛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交谈。张盛容向于光远先生汇报了艾雷斯作为民族工控厂商的发展历程与成绩,并向于老咨询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还记得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拿“搜狐网”开涮的“搜狗网”的段子,没想到一转眼玩笑就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7.
萧惑之  CFP 《中关村》2007,(5):110-113
在历代尤其是当今的“儒学热”中,最受青睐的莫过于辑录孔子言行、被尊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儒学的兴衰。划出了中华民族社会进步的痕迹。宣传解读《论语》的著作,汗牛充栋。一介书生。皓首穷经。也不过是管窥之见。在这次“尊孔”的热浪中,我重新拜读了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中关于儒家学说的论述,以及鲁迅先生对“儒学”的尖刻批判;日前又聆听了“高官”“学者”一肩挑的许嘉璐先生关于“儒家思想与跨文化交流”的讲演……。“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感慨万端,受益匪浅;边读,边思,边记,写下些许读书感言之类的文字,算作“学习札记”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4日,由中国PROFIBUS用户组织(CPO)和PROFIBUS国际组织(PI)共同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PROFIBUS和PROFINET最新技术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PROFIBUS资格中心(CPCC)主任唐济扬先生、中国PROFIBUS用户组织(CPO)李百煌先生、PROFIBUS国际组织(PI)库斯特先生,分别对“IO-Link通向执行器和传感器的最后一步”、“PROFlsafe在工业领域的成功应用”及“PROFINET用于过程自动化”等主题进行最新技术发布。  相似文献   

19.
萧惑之 《中关村》2009,(7):110-113
中国发展出版社,响应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先生的倡议,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旨在“继续推进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出版一套“中国经济学家改革论丛”,《厉以宁改革论集》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11,(11):13-13
在党中央发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令声中,“中关村第一村民”纪世瀛先生倍受鼓舞,深感“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高科技创业历史的写照”。“中关村人”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战斗洗礼,让身处其间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百感交集,凝聚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关村精神万岁”!纪世瀛先生30年来有多次进“万言书”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