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控制规模,调整结构,盘活存量,节约集约下陆区地处湖北省黄石市中心腹地,东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西连铁山区,南邻大冶市,北毗鄂州市汀祖镇,土地总面积6619.63公顷。当前,下陆区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土地人口负荷量大,人均耕地仅为0.039亩,处在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以下;二是土地  相似文献   

2.
正规划控地,市场供地,挖潜节地,标准用地作为2013年湖北省闲置土地处置暨"三项改革"工作的示范区,成宁市落实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新政,采取四项措施,助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规划控地,优化发展空间围绕湖北省级战略,咸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地位,统筹考虑和紧密衔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尤其在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3.
正定期开展"亩产论英雄"排名,提高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用地供需矛盾愈发突出,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此,孝南区全面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为核心的节约集约用地新理念,抓好两项试点,打好三大战役,做到四个坚持,做足做活节约集约用地文章,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一个理念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为核心的用地理念,开拓节约集约创建活动工作思路,丰富工作举措,加快推  相似文献   

4.
以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为主线,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评价监管考核为保障,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和英雄航天员聂海胜的家乡,也是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唯一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的县市,大体呈现"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土地是家园"的  相似文献   

5.
正确定各地年度闲置低效用地处置任务,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处置一处、销号一处,跟踪问效,确保处置任务按时完成湖北省孝感市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近年来,孝感市以提高土地审批供应效率、提高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监管效率为重点,打好"组合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控"四性"提高土地审批供应效率控源头,增强针对性。孝感市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规划  相似文献   

6.
鄂州市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起步于1993年,于1999年7月由湖北省鄂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科移交湖北省鄂州市标准技术研究所。经过鄂州市标准技术研究所的努力,组织机构颁证新增3000家,数据库总量增至6500家,累计发行组织机构公共信息卡3700张,尤其是组织机构公共信息卡在银行帐户管理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使鄂州市代码管理和应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7月,鄂州市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仅有数据3500条,其中绝大部分自办证一直未年检、换证,数据的适时动态性没有体现,数据质量也就无从保证,且数据…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7):19-21
一直以来,湖北鄂州市始终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不断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而这个根本目标必须依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达成。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现状,时刻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不偏移。本文将基于湖北省鄂州市的权威数据,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几个维度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并对鄂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仙桃始终把构建共同责任机制作为第一保障,把强化市场调控机制作为第一杠杆,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作为第一推手湖北省仙桃市是武汉"1+8"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成员和武汉城市圈规划建设中的5个大城市之一。全市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近年来,仙桃市牢固树立节约优先战略意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挖潜之路,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做了一些探索高位统筹,合理规划,积极优化土地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正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经济增长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之腰",鄂渝湘经济纽带和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近年来,荆州市国土资源局立足节约集约、内涵挖潜,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正走科学用地之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襄州区成功跃居湖北省县域经济实力六强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是全国粮、棉、油生产大区之一,也是襄阳的新兴城区和最大城区。近年来,为应对强劲的资源保护与保障压力,满足"四化"同步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襄州区着力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大胆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和水平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改革发展中国土资源的要素瓶颈制约,走出了一条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助推区域经济跨域发展的科学用地之路。目前,襄州区已经跃居湖北省县域经济实力六强,而三年前的位次是第19名。  相似文献   

11.
《监督与选择》2007,(4):I0001-I0001
鄂州吴城钢铁有限公司位于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湖北省文化名城鄂州市区南部——鄂东“冶金中廊”中心,北枕长江:南依沪蓉高速公路武黄段北端,西接106国道.东连武九铁路,水陆交通便利。公司现占地500亩。是湖北省二十强民营企业和鄂州市重点民营骨干企业。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民营企业家吴俊元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正全区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六大经济板块布局规划,并分别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工业用地比例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用地控制标准,促进节约利用土地湖北省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32平方公里。近年来,为拓展发展空间,开发区积极转变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从零星小块的山地平整开始探索,到沿城市道路两侧条带式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再到大规模的集中成片开发,逐步走出了一条开发利用土地的新路子,打开了经济发展的闸门。  相似文献   

13.
正优化开发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地处秦岭、大巴山腹地。全市辖五县一市二区及十堰经济开发区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80余万。十堰开门见山,城区山地面积1107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93%。20世纪60年代,因"三线建设"需要,"二汽"得以落户十堰,但20世纪末,由于建设用地先天不足日益凸显,原东风汽车公司的两个总部先  相似文献   

14.
正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科学有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土面积1045.8平方公里,人口60.1万。201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3亿元,综合实力居湖北省县域经济20强。近年来,随着荆州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荆州区国土分局坚持科学发展、有序推进、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在保护资源前提下保障发展,有力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湖北省鄂州市,“郑百万”绝对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人们之所以给该市原供销社主任、党组书记郑福平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在检察院从他家搜出的133万元巨款中,绝大部分都不能说明合法来源。1999年5月22日,郑福平在其羁押的鄂州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收到鄂州市  相似文献   

16.
<正> 2001年来,湖北省鄂州市中小国有企业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开展了以"两改"(企业产权国有改为民有、职工改变国企职工固定身份)为基本内容的新一轮国企民营化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两改"初见成效鄂州市列入"两改"工作计划的中小国有企业有118户,涉及职工41759人,到2001年10月30日止,已有63  相似文献   

17.
正为国督察、为民谋利——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始终把握"严守耕地红线,督导节约集约,维护合法权益,提高督察效能"的工作定位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始终把握"严守耕地红线,督导节约集约,维护合法权益,提高督察效能"的工作定位,履职尽责,践行为国督察、为民谋利。履职尽责,彰显作为面对山东、河南两省人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加速推进,保护耕地、保障发展和保  相似文献   

18.
黄金是鄂州市审计局的一名青年女干部,外表朴实的她却是湖北省乃至全同审计系统的一位“名人”。她先后5次参加联合国审计,于2013年6月被共青团鄂州市委、鄂州市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授予“鄂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楚天都市报》和《湖北日报》均对她的事迹进行过大篇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湖北省随州市国土资源局把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作为出发点,将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作为落脚点,紧紧聚焦国土系统"四风"问题,坚持立足部门实际,用发展成果检验活动实效。把脉聚焦,查摆问题"一针见血"随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重点围绕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土地制度改革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家谈"、"大调研"活动,共走访企业21家,深入农户63户,组织召开座谈会16次,发放问卷  相似文献   

20.
和谐推进征地,科学有序供地,节约集约用地,严格规范管地2011年,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以全市0.57%的行政面积、1.5%的人口,创造了全市8.5%的地区生产总值、15.4%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市领先,猇亭区工业区也成为了宜昌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