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正城市划分新标准将启动随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居住证管理办法》等将进入实施阶段,届时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将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严控人口。除了人口超过千万的北上广以外,特大城市还将包括天津、重庆、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等直辖市和大批省会城市。此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规定,将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包含了人口集聚、土地利用变化、产业升级、空间流动等过程,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土地(空间)城镇化等多种形式。人口城镇化是从人的视角实现城镇化,内涵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以及与此相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的空间集中是基础,生产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二元"发展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表现为人口城市化率的增长,又表现为区域"城市性"程度的提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外延的人口城市化率反映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外在特征,而区域"城市性"才是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城市化率和城市性的双重提升阶段和"城市性"的持续提升阶段,前者可称为新型城镇化的成长阶段,后者可称为新型城镇化的成熟阶段。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就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首先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用三个指标来度量:一个是城市集中度,全省城市人口中最大城市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二是大城市人口比重,即省内1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总人口占省城市人口的比重,三是最大城市人均GDP。通过引进交叉项、利用两步回归分析(工具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如何城镇化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都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对经济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最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大城市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间接影响表现在城市集中度通过城镇化率影响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从城镇化率和如何城镇化两个方面着手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对这一进程中的城市蔓延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城市蔓延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或者城市人口的低密度化,使得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蔓延问题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都会面临的困局,而造成城市人口低密度化和城市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国内外不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城市病"现象,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为解决此问题,可在界定"城市病"内涵的基础上,对"城市病"的成因进行归类,接着基于城市人口承载力视角构建以"城镇化(Urbanization)—压力(Pressure)—反应(Response)—城市病(Disease)"为系统集的"城市病"(UPRD)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论为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个体和组织行为及现代科技作为反应系统,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缓解人口承载压力,抑制"城市病"的发生;反之,如果发挥负效应或作用力不强,城市就面临着人口超载的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类型的"城市病"发生,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市规模体系的主攻方向,研究中小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构建协调性模型测度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从演变特征和协调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的现象;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准化的现实需求1.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它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城镇化冠以"新型"二字,就有了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乡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趋势上看,当下我国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仍未改变,而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拥挤,居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相应地小城镇以及乡村地区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失而削弱活力。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之间统筹兼顾,协同发展,这就必须以对人的管理为核心,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互相流动,减少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文章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当中的人员培训为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目的是为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各要素发展的协调度是城镇化发展决策的关键。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趋势;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提出判断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的参考值和分类评级标准;基于统一可比的实体城市地域客观划定城乡范围,利用弹性系数探究我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实体城市视角度量协调度,人为影响较小,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此视角下2000-2020年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平均速度的比值普遍大于1;(2)结合历史数据、国家相关规划与政策导向,确定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判断的合理参考值为0.80;(3) 2000-2020年我国城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较高,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特大规模城市整体均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大部分城市城镇化系统处于基本协调或轻度失调状态;(4)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趋向协调发展,东部和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协调水平整体上升,东北、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基本协调的城市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和中等城市发生人口收缩,小城市人口流失现象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金融服务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威海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工具选择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现有金融服务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金融制度、融资模式、金融市场体系等多方面提出金融创新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初步构建了适应当前城镇化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体系,以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与这一成就同样令世人瞩目的,是中国推进了规模史无前例的城镇化,使超过2.6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享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应看到,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能否解决现存的问题,能否管理好未来的城镇化,关系到整个国家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成功迈入现代化的高收入社会。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城镇化在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路径以土地扩张为标志.随着中国在2013年将人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这一年将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的转折点。专家指出.以往中同城镇化的突出表现是.土地的城镇化优先于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增长比城市人口的增长要高好几倍.而城市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却未"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人口管理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从我国流动人口的管理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着手,提出了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对策:注重制度和政策创新;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之路;彻底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和推进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处理好多元化与主渠道关系;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中国传统文化通常认为应该授人以渔,但在无水之地,授人以渔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浪费。城镇化与城市化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路径,前者是主要以目前的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管理为导向,实行城市行政规划化管理、区域均衡发展模式;后者则是以人口的自由迁移为导向,走大城市化、集聚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现行城镇化水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城镇化,这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可见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和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城镇化或称城市化的概念,目前通常的有两种表述,一种是从动态的角度表述为城镇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另一种是从静态的角度表述为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占全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现行常以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通常认为应该授人以渔,但在无水之地,授人以渔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浪费。"城镇化"与"城市化"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路径,前者是主要以目前的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管理为导向,实行城市行政规划化管理、区域均衡发展模式;后者则是以人口的自由迁移为导向,走大城市化、集聚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雁  孙菲 《河北企业》2014,(6):62-62
<正>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程度可以用城镇化水平进行衡量,而进行城镇化建设,必然占用大量耕地。因此,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利用的关系,既有利于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又对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特殊意义。目前,城镇化建设不止是单纯把农业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同时伴随的是把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因此耕地保护正在挑战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耕地保护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准情形下,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规模均年增长1,650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左右,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这个时候我国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是:继续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得质量;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在国土空间上的布局,提升沿海和东北城市人口承载量,促进形成中部城市群体系,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推进城镇化,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