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为了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才对地区发展的智力支持作用。运用PMC(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的政策评价方法,对东北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现行的人才政策进行分析,并与高人才指数城市的人才政策做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人才政策整体较为科学合理,对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人才晋升、金融支持与海外人才引进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碳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产业集聚角度探讨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阻碍了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且在高层级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分行业看,制造业集聚在碳交易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起到U型调节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两业协同集聚均能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调节效应,且协同集聚的促进效应更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中碳交易政策的促进效果更好。据此,为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本文提出要以技术进步与效率追赶双轮驱动为发展路径,建立城市间绿色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进程,继续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3.
陈浩  罗力菲 《改革》2023,(5):105-123
要素在区域空间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京津冀区域内城市和周边参照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显著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京津冀区域内城市的要素流强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更高水平的增长,基于多种方法和策略的再检验佐证了增长效应的稳健性;比较不同类型城市的政策效应发现,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中心城市、功能转移城市和轴带发展城市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更强,城市规模较小、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掣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政策通过资源高效配置、规模报酬递增与前沿技术进步三条路径,推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加大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力度,探索建立城市群全域要素流动的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空间配置优化,推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云芳 《山东经济》2005,21(6):14-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城市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扶贫政策。本文将这些政策分为预防性、救治性和开发性三大类,分别评估了它们的实际实施效果,并从政策指导思想、政策内容、政策环境和政策实施过程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最后,本文指出了城市扶贫工作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城市自来水供给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之后.我国城市自来水产业要求打破政府直接的全方位管制,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有效竞争途径.以解决城市自来水产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开放政策、特许经营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鼓励非公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改革政策.更加快了城市自来水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规定,在城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农民工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等可有资格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应该说,这项政策对于那些渴望在城市有家的农民工来说,是一大福音。但是,这项政策却只惠及那些贡献突出的农民工劳模、技术骨干,让人觉得这项好政策却拖着一个大尾巴。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以2008—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成长,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两者关系依然成立;进一步机制识别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成长;异质性检验表明,三批次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影响力度逐渐增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长促进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转型与贸易强国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2007~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低碳经济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试点政策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碳排放强度行业、不同清洁程度产品以及是否为资源型城市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层面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环保投入效应尚未得到验证;产品层面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优化促进高质量产品升级,抑制低质量产品升级。文章的结论从贸易高质量发展维度验证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为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是优化贸易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的作用机制,以2012年以来先后分三批次实施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识别其影响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的政策净效应。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该结论分别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内生性检验等多重情景下依旧稳健。异质性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非资源型城市、高人力资本水平、高金融发展水平以及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深化产业关联度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动态优化并扩大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持续完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体系,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是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实现中国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