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现代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财物或服务的能力和承诺.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信用结算方式中,信用风险是指买方拖欠卖方货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问题,一方面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而无力解决,另一方面企业又无法或不能正常地发挥信用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的,一方依赖于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企业管理不仅要从管理者一端出发,研究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作用,也要从被管理者的视角出发,高度重视和谨慎对待被管理者,从而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双向互动"的有利格局.与此同时,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要求企业管理既要立足自身,又要密切关注外界环境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内外联动"的局面,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不当影响"(undue influence)由衡平法发展而来,"其意义乃指衡平法院将对因不正当影响而得来之利益予以排除."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英美法国家的普通法对传统的胁迫的范围拟定的过于窄小所致.传统的胁迫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缔结契约过程中为意思表示时,一方对他方实施强暴或以暴力相威胁,而迫使对方作出违反其本意的意思表示.胁迫在适用上很狭隘,只限于向契约当事人人身施加或威胁施加暴力,监禁或威胁监禁契约当事人时,才得以援用强暴胁迫求得救济.为了弥补胁迫范围的狭小,衡平法在实践中逐渐确立在缔结契约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有"不当影响"时,双方所缔结的契约得撤销.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时期以来,"集体跳槽"和"集体辞职"等词语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作为企业方从自身危害性角度考虑,则干脆称之为"集体叛逃",以彰显其可能或者已经为企业造成的危害性.现实中,这种"集体叛逃"事件也确实在一桩桩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5.
浏览市场,买主与卖主之间讨价还价的情形经常发生.之所以如此,是其背后的"吊价"现象存在.本文试图对"吊价"现象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字遐思     
陈希全 《秘书工作》2008,(11):16-16
凝对"人"字,思绪飘飞,"望文生义",感慨"人"字种种.   "人"字之简单.一撇一捺,仅此而已.是何其简单!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唯简单方洒脱自在,唯简单才快乐精彩.但事实告诉我们,"人"字看似简单,但要写得好看实则很难,就如做人,达到"好"的境界难上加难;亦如做事,简单之事却不可操之简单,这不也正说明了知易行难?……  相似文献   

7.
在组织中,冲突是指一方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另一方的反对或消极影响,从而出现公开的、暴力的活动或微妙的意见分歧的过程.通常,企业管理者可采用"四步法则"处理企业内的冲突."四步法则"即:分析冲突性质→选择解决方式→实施有效管理→适时激发冲突.  相似文献   

8.
正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相似文献   

9.
"对价"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是"换取允诺的代价"。我国司法实践中隐含了"对价"的许多应用。我国政府应用"对价"产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被解释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与此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开始对"对价"进行确认与核算。然而,"对价"的普遍应用始于我国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文章从会计角度论述了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的会计确认问题、对价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揭示了对价的会计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刺头"即对头,欲除之而后快,岂能"培"之、"养"之?其实,从事物相互转化关系来看,只要善于把握,"刺头"就会成为朋友.特别是从经营的角度看,有个"刺头"唱唱反调、挑挑毛病也并非就是坏事.  相似文献   

11.
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当前我国正处于逐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凡做过销售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客户的讨价还价就像一支美丽却让人心碎的恋曲,永远伴随自己左右.从集贸市场几毛钱的小菜生意,到工商企业间上百万的巨额交易,买卖双方总难免为成交价格纠缠不休:买方在货比三家后总是要求物美价亦廉,卖方则唇干舌燥地宣称物超所值,自己亏本;买方动辄以价高为借口,"移情别恋"向卖方说"再见",卖方为了挽留客户"芳心",最终还是忍痛割"利"……讨价还价,市场上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13.
应收款项的互换(以下简称债权互换),是指一方以自有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与另一方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的财产权、追索权进行互换,双方均按互换后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收的法律行为。债权互换,一般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现金(即补价,补价一般不超过债权的25%),如果补价比例较大(指超过债权的25%),则作为债权转让处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用人单位为了减轻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常常制定一些职场"潜规则",如密薪制、"生育禁令"、禁止"办公室恋情",或者为限制高级人才流失而规定夫妻双方在同一单位工作的,被视为高级人才的一方若想离职,另一方也必须离开等,而这些"潜规则"往往会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焦点.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明确相关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链接 ◆在2001年11月11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中国向谈判方作出的承诺是:对"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三年内,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和"国民待遇限制";中国将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行磋商并制定符合中国具体承诺以及中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义务的、关于无固定地点销售的法规。  相似文献   

16.
郭慧  卜华 《财会月刊》2014,(3):119-119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人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人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但是当涉及到增值税时,由于其是价外税,就会存在含税价格与不含税价格的区别,同时存在含税补价和不含税补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序 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厚重的农耕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亚细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小国寡民,刀耕火种;活动范围狭小,交往关系单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人是未开化和质朴的,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血亲关系和地缘关系,生存斗争处于潜在阶段,尚未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8.
"让窗口更加透明化,执行更加高效化,服务更加便民化,这是我们对办事群众的承诺!"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郑存岩如是说. 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工作高效运行、市场主体稳定发展,今年以来,仓山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上级部门及区委、区政府有关"放管服"工作部署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全民投资创业的热情,提高区域经济活力和质量,"宽进严管"信用监管"的局面逐步形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仓山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大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际交往中,"装"字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先阐述了"装"的客体评价的认知过程,接着分析了三类"装"的主体人群,最后论述了广义的"装"是现代人对自我形象的一种管理.  相似文献   

20.
陆伟敏,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办理的重案有郭子文受贿投机倒把案,成克杰受贿案,李平受贿、走私案,李纪周受贿、玩忽职守案,朱小华受贿案等。陆伟敏说,在办案过程中,我们总是想方设法保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但有些诉讼参与人总想使案件宣判利于自己的一方,便通过各种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一些不道德行为便应运而生,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经验对案件进行判断,然后,对参与诉讼的当事人进行承诺。比如,法院应该对当事人处罚金10万元,这些人则对当事人说,可能将被罚金15万元,并承诺“如果他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