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土地资源评价理论结合林地资源利用特点,初步提出了林地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林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对林地资源评价研究滞后现象作了分析。同时,还初步提出了林地资源评价的技术路线,并对其中的林地利用利用方式选择,评价单元选取,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匹配等技术要点作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
林地资源与林地资产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林地资源的资产特性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林地资源产权的评估、流转及其规范,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焦点之一;初步阐述了林地资源的基本内涵和属性,及其与林地资产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在林地资源利用过程中,既要考虑林地作为资源的特点又要考虑林地作为资产的特点,在两者发生冲突时,林地资产管理和利用应当服从林地资源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数量、质量和生态3个层面构建了林地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1年、2004年、2006年、2010年的林地资源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表明林地资源的服务功能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林地资源经济、社会安全问题都较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影响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安全虽然影响力较小但其不断恶化的状态会对林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并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而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林地资源流转涵义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流转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林地资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森林资源市场化配置方面,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森林资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户林地资源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流转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林地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但目前中国林地流转规模和速度都较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本研究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对影响林地资源流转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规范和促进林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中国城市与乡村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土地建设活动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对此提出"生态屏障"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生态屏障的提出丰富并开拓了生态的发展方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南。本文从林地与地形角度分析出发,通过收集整理遥感影像、DEM等基础数据,以VM-MapInfo软件为基本技术支撑,综合地形分析、植被指数分析、叠加分析等技术方法,得到最终的识别数据,初步划定生态屏障区域,对于保障市县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和亮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34-236,264
由于林地资源的分类利用和林地权利转让的内涵不同,以及林地市场管理的需要,林地资源价格体系应包括:林地资源分类价格体系,林地资源产权价格体系和林地资源管理价格体系。这三类价格体系是相互联系,反映价格内涵的不同和评价层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利于林地资源的监督管理,对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政府对森林资源管理的需求,通过确认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要素,完善了林地资源资产统计表及相关核算账户的设置,并据此建立了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9.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通过对汝城县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了该区土地开发模式和措施,对整个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布于福建省的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价值作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几点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