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论述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优势,归纳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并且阐述了不同模式的特点,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还离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用采取的立法支持与政策支持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成立中小企业协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国际水平,这关系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本质联系,阐述了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选择必须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为前提,这样的活动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6.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based on Schumpeter's notion of trustified capitalism,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firm-level data for the period 1973–1991. The model relates the market value of a firm to its current profits and to its R&D expenditures. The relationship depends upon the expected rate of knowledge growth, the expected value of an innovation and the elasticity of the R&D production function. Over the sample period, investors expected knowledge to grow at an average rate of 5 percent, a measure which reflects both process innovations and new product discoveries. Elasticities of the R&D production functions are estimated for thirteen industry groups and interpreted as measures of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secular decline i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over the sample period, but there is some evidence of diminishing returns to R&D intensity. Variations i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over time are not correlated across industries. In contrast, the expected rates of knowledge growth at the industry level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ggregate expected rate.  相似文献   

7.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向发达国家通过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LICENSING(技术许可 )的渠道进行技术引进以达到自主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DC或者依赖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A large empirical literature has documented differences in Schumpeterian profits, both among firms in single industries and between firm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orists have proposed various institutional and strategic factors to account for such differences but have had relatively little to say about the manner in which technology affects entry and profits.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a model in which persistent intraindustry differences in firm profitability arise as the outcomes of learning and imitation, and interindustry differences in the persistence of above normal profits arise solely from production being more technologically complex in some industries than in others.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技术体制的框架模型,对影响和决定产业技术体制的四个主要因素: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产业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而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将影响到产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生产结构、创新结构和竞争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其次,根据概念模型中对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的界定构建技术体制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对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为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中外案例剖析研究了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指出在发展早期的技术依赖阶段,从单纯的技术购买转向通过并购获得技术许可,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战略性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就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技术创新的超常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通过取得的研发资源与自身要素相结合,获得技术上的协同效应来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培育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实现技术的跨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上研究对我国企业技术并购与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技术选择、技术替代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在技术选择和技术替代中,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孰优孰劣,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创新模式之争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均衡分布假设基础上的。本文结合我国要素禀赋分布现状,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探讨了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取决于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政府为推进本国技术创新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这一事实,构建包含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技术创新密度不同,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重,虽然不一定能迅速实现经济产出的提高,却可以推动本国经济从传统的粗放投资型转化为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型。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增加的主要外在推动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对宏观经济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但具体效果还取决于企业创新投入情况。相比较而言,当创新企业技术投入率达到一定界值时,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的效率会更高。这些结论对完善创新政策、改进市场规则、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熊彼特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理论。在沉寂多年以后,熊彼特的这一经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活。演化新熊彼特主义借用生物学隐喻构建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使创新得以内生化,并类比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过程描述了经济动态过程。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则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通过引入研发生产函数和对创新组织的探讨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深入地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结构问题。三支理论在方法论和学术传统上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对创新机制以及经济变迁的不同理解。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模式是中国智慧对人类文明的最新贡献,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必然选择。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重视工业技术创新,因为工业技术创新是保证工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能确保工业化进程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合约是一个不完全合约,创新所有权配置影响各方的专用性投资激励.本文采用不完全合约理论分析显示:技术创新的所有权应该配置给对投资激励和产出贡献重要的一方;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融资体系和在创新资源分配中引入竞标体制,会增加创新的社会总盈余;技术创新资源的平均分配和资源配置中的寻租行为会降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盈余,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持续改善要求建立效率导向的创新所有权安排.  相似文献   

17.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ole of established firms in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ve industries.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contributions are discussed. Besides innovation in their own industries, established firms are often among the pioneering entrants into related markets. They enable spin-off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vide exit options for startups through acquisition. Furthermore, established firms help shape and directly support public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multiple roles of established firms, their interaction with new entrant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the dynamics on industry evolution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are not sufficiently well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只有具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企业目标主导着企业行为,它与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有本质性的紧密联系。从不同企业目标和不同发达国录企业目标的对比分析得出,企业目标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不同企业目标与技术创新行为本质和效用特征之间有不同的相互耦合度,创新动力与这一耦合度正相关。必须创造规范稳定的社会条件以逐步形成与技术创新本质高度耦合的企业目标,使企业从行为本能上将技术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与我国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经济和产业组织的角度观察,企业技术创新除了高知识性、高不确定性和高沉没成本外,溢出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提出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中应采纳动态竞争而非静态竞争的思想;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企业合并采取创新市场分析而非产品市场分析,从创新要素投入而非创新产出的角度评价;正确处理保护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的均衡关系,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境壁垒与环境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措施,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理性的分析。文章认为缺乏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是遭遇环境壁垒的根本原因。实行环境技术创新需要进行合理制度安排、强化企业的内部动力机制、政府的激励和生产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