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地产市场》2011,(2):89-89
沈某育有三子二女,其中大儿子育有一子,二儿子育有一女,三儿子育有一子。由于三儿子一家三口没有房子,因此,一直同沈某夫妇共同居住在沈某夫妇所有的房屋。后沈某的丈夫因病逝世,五个儿女在父亲死后一致同意并共同签字,将此房屋过户到了沈某的名下。现沈某想把此房屋留给三儿子的儿子,但不知是否可以将其直接留给孙子。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10,(6):120-123
这个世界科技进化的速度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即便购买一辆月球车永远不会列入你这辈子的购物清单,但保不齐它会在某一天如同你的私家车一样再普通不过地停放在你儿子、儿子的儿子或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车库里  相似文献   

3.
泣血的呼喊     
吴万夫 《乡镇论坛》2011,(21):39-39
父亲与儿子,结下了很深的夙怨。矛盾是从什么时候结下的,他们已记不清楚了。隔阂又是怎么引发的,彼此都不愿面对。总之,有一道很深的沟壑,横亘在父亲与儿子之间,他们谁也不愿主动越过去。多少年过去了,父亲从没有叫一声儿子,儿子也从没有叫一声爹。  相似文献   

4.
儿子要中考     
儿子要中考,这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关键时期,儿子学习负担重、用脑多,怎样给儿子增加营养?怎样关心儿子的起居?怎样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成绩?……儿子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可是我的工作那么忙,正在进行的专项资金检查,财务收支审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好几个,还兼单位报账员工作,事情一大堆,怎么办?爱人胸脯一拍:“我包了!”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时,你应该想到大于三。”后来这父子俩幸运地活下来了。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  相似文献   

6.
一个富有的犹太人.把儿子送到耶路撒冷去学习。一天,他突然染上重病.知道来不及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就留下一份遗嘱。遗嘱写得很清楚,家中全部财产都让给一个奴隶,儿子可以从中拿走一件自己想要的,不过只能拿一件。犹太人死后,奴隶庆幸自己交了好运,连夜赶到耶路撒冷,向死者的儿子报丧,并把遗嘱拿给他看。儿子看了非常惊讶,也非常伤心...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8.
冯超  袁婧 《乡镇论坛》2011,(27):31-32
重庆女子张慧5年来苦寻被拐的儿子。在公安部打拐行动当中,儿子小华(化名)找到了。张慧向外侄女借了2万多元钱,满怀激动地赶到福建,接回了儿子。这原本是一场大团圆结局,然而,当记者在长寿汽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店找到张慧时,发现这个团圆的故事背后,还有一位母亲的酸楚。  相似文献   

9.
1946年.一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父子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道:“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相似文献   

10.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36724人,这父子二人却活了下来。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芽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郾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的把柄看一20年后,那位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  相似文献   

11.
吃喝三题     
吃喝三题一笑时下,吃喝之风,无奇不有,现将平日所闻摘录三则,以飨读者。老子·儿子·电话机某山区老汉有一子在公司担任经理。儿子念老子久居深山孤陋寡闻,邀其来城市一趟,开开眼界,见见世面。老父欣然前往,儿子热情相待,时至中午,便操起家中电话,令属下送来鸡...  相似文献   

12.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13.
《财会月刊》2014,(8):I0007-I0007
儿子川川今年五岁,天真而又有趣,常耍些“小花招”让大人们忍俊不禁。一个星期天,我领儿子上街,给他买了两瓶可乐,说好上午喝一瓶中午睡完觉后喝一瓶。他先喝了一瓶可乐,我把另一瓶可乐带回家放在冰箱里,便转身忙自己的事。儿子玩了一会儿便跑进里屋,没话找话地和我聊天,寻着法子逗我乐。我看出儿子在玩小九九,故意不理他。如此几个回合,他见我不上钩,就有些偃旗息鼓,我暗自发笑。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临终教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晚年得子,不胜欣喜。但他对儿子从不溺爱。他在弥留之际,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他床前时,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儿子悲痛欲绝,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张父亲的字条,上面写道:"流自...  相似文献   

15.
无言之爱     
陈非子 《乡镇论坛》2008,(24):M0002-M0002
这是一个犯人和他母亲的真实故事。探监的日子到了。一位贫困山区的母亲,一路上坐驴车、汽车,鞍马劳顿,几经辗转,来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那些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这位母亲给她儿子的只是一包用白布包裹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母亲全都嗑好了,没有皮,在探监室里还散发着灶台上的香味。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包葵花子,手不停地颤抖。  相似文献   

16.
《中外管理》2007,(4):56-56
哲理的故事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  相似文献   

17.
张木生 《乡镇论坛》2011,(16):38-38
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然而法院的一纸判决却让被告刘庚长傻了眼,明明是他的儿子刘天福犯了法,法院却判决他代儿子承担垫付赔偿款的责任。“我儿子明明成年了啊,为何我还要受株连?”被告刘庚长心里直冒火。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和老公将9岁的儿子送到德国,在柏林一所小学读书。作为陪读,我很快发现了许多与在国内读书的种种不同。孩子的书包变轻了,放学时间提前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玩耍时间。最让我惊奇的是,那里居然没有教科书。儿子每天高高兴兴,而我却很忧虑,担心他学不到什么知识,真怀疑把儿子带到德国读小学做错了。  相似文献   

19.
儿子沉迷游戏成绩下降,父亲决定冒险和儿子一起玩,在共同闯关的过程中引导儿子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个老企业家的儿子问父亲怎么做管理?老企业家拿了一根绳子放在桌上,让他把绳子往前推。儿子就从后面往前推绳子,但怎么推都不行,一推绳子就弯了。这时候老企业家说.你从前面去拉这根绳子。儿子一拉就把绳子拉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