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货币供应外生性与内生性的含义 所谓货币供应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处于中央银行的控制和掌握之下;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应量部分或完全由经济系统本身所决定,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甚至完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吴国培,童欣货币资金供应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一定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不足可能导致经济疲软衰退,但过量的货币供给势必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控制货币供给作为反通胀的主要手段,各国中央银行都把货币供应量作...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货币供求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流通速度降低,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市场需求的模型,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央行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南方金融》2003,(12):24-26
我国货币供应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之间的非相关性再次实证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命题。这不仅使货币供应量更加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更为根本的是它冲击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央银行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变量,降低内生性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及时开展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研究,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探寻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形成机理,测定二者之间的传导时滞及影响力,这对中央银行有效调控流动性,有效预防、控制通货膨胀,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I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以外汇占款形式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具有内生性,意味着货币的供给由信贷需求决定。不少文献指出,这会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性投资的条件下,FDI可以拉动经济,并且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过度的FDI投资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I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以外汇占款形式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具有内生性,意味着货币的供给由信贷需求决定。不少文献指出,这会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性投资的条件下,FDI可以拉动经济,并且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过度的FDI投资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许也可 《云南金融》2012,(1X):72-72
中国央行选择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然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是: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能够被中央银行所独立决定。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主动控制将毫无意义。本文在介绍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当前中国央行难以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也难以真正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央行选择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然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是: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能够被中央银行所独立决定。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主动控制将毫无意义。本文在介绍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当前中国央行难以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也难以真正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量化宽松是指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用于增加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内生金融理论视野中的基础货币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经济体制内生决定的。在此视野内,考察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建立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内生金融理论视野中的基础货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金融理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别考察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 ,最后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 ,建议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 ,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货紧缩的货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 ,导致名义总需求疲软 ;2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削弱了货币扩张的效应 ;3.货币结构流动性下降 ;4.实际利率上升加剧内生性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取向为 :通过“国债货币化”增加货币供给 ;进一步调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 ;扩大存贷利差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一直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伴随"流动性过剩",股票、房地产等各类资产价格出现膨胀。本文认为,不能仅从货币供给总量的角度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给过剩。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和全球M2、M2/GDP的变化趋势并不支持"流动性过剩"的判断,而且持续数年的"流动性过剩"首先带来的是资产价格泡沫,而非一般物价水平的膨胀。为准确把握"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应从货币需求角度加以结构性考察。本文提出,近年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货币供应具有较强内生性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出现变化,微观主体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极大旺盛,出现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并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起,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在增强,这迫使中央银行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同时,应该兼顾考察其他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从基础货币到资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中,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达到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指出我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正在增强,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也应逐步转为货币市场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发展对以实物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特征,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使货币供应投放要兼顾资本市场对货币供求变动的影响,因而强化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前瞻性要求.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对货币供求和传导的作用机理,并就如何改革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发展对以实物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特征,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使货币供应投放要兼顾资本市场对货币供求变动的影响,因而强化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前瞻性要求.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对货币供求和传导的作用机理,并就如何改革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